武磊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阳长中学 553303
摘要:随着教育部对教学的改进,新课改的推行,使教学发展越来越规范化,同时也更加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作为第一次接触到化学相关知识的学生而言,化学知识点的吸收程度影响着日后对化学进一步的研究。在化学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实验操作,能够更加有效的让学生对物体不同情况下产生的变化了解的更加清楚,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到位,尤其是在新课改的推行下,化学实验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实验;资源开发与利用
引言:实验操作的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具备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实验操作下,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流程对知识点的运用和掌握进行正确有效的实验,能够加深印象。化学实验教学就是希望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中认识到新鲜的事物,同时实验的教学,使得整个化学课堂更加的生动和有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实验教学为化学学科的学习提供好的帮助,更好的利用好实验教学的资源能够带动化学教学的效果。
一、资源开发和利用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初中化学教学的知识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化学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实验教学的丰富性和科学性,能够更好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化学学科作为一个需要大脑和双手相结合的学习科目,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同时才能够更好的将知识点理解和掌握。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化学实验教学增添新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响应社会发展需要,增加一些绿色环保无污染的资源,开发身边随处可见的资源运用到实验中来,在实验前期的准备中就能够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有效和充分的利用身边资源,并且减少实验中造成的浪费和污染。科学性的实验操作,能够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实验习惯,在进行实验是,避免操作问题引起安全危害,提升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素养,带动化学实验课堂科学化的提升和发展。
二、现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情况
对于新课改提出的改进要求下,面对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改进中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的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比较低,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操作教学的运用也比较少,学生没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且对于教师而言还没有对实验教学引起注意,达不到知识和操作相结合,通过动手实验操作来加强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学校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和不运用,导致学校实验教学常备资源材料也不足,不够完善,学生的认识操作只能够通过老师一个人来讲解,并且没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实验教学资源的缺少,没能及时更新加入新设备,没得办法让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动手操作和产生研究的兴趣。
例如在《酒精灯使用》的实验操作中,教师经常知识在台上演示一遍介绍了一下酒精灯就不在多讲或者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感受,作为化学实验的必备资源,学校应该保证多备用多利用起来让学生进行操作。
三、化学实验教学新课改下资源开发和利用措施
1.丰富实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
为更好的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对学校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善,学校首先应该根据课本内容要求进行相应的实验资源添加,同时在资源添加还应该注重安全性,保证资源的绿色环保性,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供保障。例如在做《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采用大理石和稀盐酸进行制取,收集二氧化碳时需要采用向上排气法进行收集,所需要的锥形瓶、量杯、集气瓶、量筒、橡皮筛等都应按要求不同型号配置,同时教师对于气体收集的不同方法涉及的不同材料和操作步骤,都应该让学生学习,才能在对二氧化碳进行收集时,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进而增加教师实验教学的意识,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能够将实验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达到实验的目的。
2.加强学校建设,提升学校档次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学校而言,还应该加大自身的建设力度,增加学校的规模和环境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对于建设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行化学实验的学习操作。同时增加化学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身边的资源结合学校的资源进行操作学习,增加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促进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完善,进一步的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也能有效的使学校在建设中提升档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推行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作为实验操作而言,在保证安全绿色的情况下进行多样式丰富性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同时为化学内容教学提供了好的方式,进而更加有利于提升化学学科的教学。同时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能够有意识的将学校设施设备进行更新和进化,进而提升学校的档次,为学生提供更加好的环境学习。
参考文献:
[1] 祁卫东.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新一代, 2017, 000(007):137.
[2] 魏娅.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中), 2015(11):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