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广角”修订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孙风来
[导读]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孙风来
        江西省鄱阳县三庙前乡青泥小学     333125
        摘要: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数学具有单一性,答案是唯一,同时也具有多样性,解题方法具有多样性,在数学的学习当中,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以便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更容易,本文就对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意义和措施来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广角 思维逻辑
一、利用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1.相似匹配
        相似匹配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计算两个数据的相似程度,来比较两者之间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该方法,让学生有举一反三的意识,根据两道题之间的相似点找到最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
2.频繁项集
        频繁项集是指事例中频繁出现的项的集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所有学生中犯错最频繁的题目进行再讲解,达到再巩固的效果,让学生扎扎实实的掌握知识。
3.统计描述
        统计描述是根据数据的特点,用一定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数据所反馈的信息,是对数据分析的基础处理工作。制定一个考核标准,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反馈给老师的信息,老师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也能了解到当前阶段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学生,从而进行改进。
二、提高学生推理能力的思维模式
1.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推理能力
        关于思维导图的概念学说最早是由英国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提出来的。思维导图巧妙的运用人类独有的思维模式特征来进行解答问题,通过这种模式来对事物有更深程度的认知。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科课程的学习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构架。根据思维导图来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知识点,那么问题的答案就会迎刃而解。通俗易懂的来说,思维导图就是运用学生本身的思维模式将问题形象化,在大脑中自然的思考问题。大脑会给出相应的信息资料,通过筛选,然后接收文字信号,最终得出一个中心思想,再将其进行下一步的延伸,每一项的延伸内容都和这个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之后大脑会形成一个放射状的立体结构,将每个思考的想法和中心点联系在一起,通过思维导图来得出正确答案。
2.建立清晰的思维模式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解决学科问题,要有足够清晰的思维模式和解题思路。学科知识能够系统的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自我认知的思维导图,因此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基础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容易在思维导图中更快的找出相应的知识点,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
3.系统的整理学科知识
        学科是需要小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小学生在进行学科问题解答时,需要逐步形成思维导图,在脑海中想象自己以前学过的学科知识,将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较强的逻辑思维将他们整合起来,哪些是没有用的知识点,哪些是有用的知识点,一步步进行筛选,然后得出问题的答案。


4.探究多种学科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因此小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主要原因是因为题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太过于抽象,容易误导小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进入一个思维误区,从而很难得出正确的答案。针对这种现象,小学生更加需要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学科题目,通过多种途径来解答数学问题,快速清晰的看出问题的真实表述目的,得出相应的知识点,从而解出答案。
5.找寻教学规律
        在大数据的驱动下,教育研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进行揭示和分析。找到导致学生学习进步,退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到一定规律,也可以找到教学方式中需要改进的部分和沿用的部分。规律发现并非易事,找到好的方法就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组织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开展可以展现学生特点的活动,更好的了解学生,才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大数据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各种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大数据显示的数据可以为学校和老师做个参考,为教师提供学生的学习状况信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同时也更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对症下药。
三、培养学生统计推理能力的举措
1.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数学的教学需要具有实践性,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有时候数学知识较为抽象,需要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动手平台,通过实践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对称的知识点时,就让学生带镜子观察镜面成像,也可以让学生剪纸发现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生活中普遍的现象,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重点。在学习镜面成像的生活,可以让学生观察镜子中的成像特点,根据镜面所呈现的现象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实践对数学知识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在此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利用数学中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小学数学的课程设置往往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前后知识点都保持衔接,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可能对下一个知识点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知识点的体系进行了解,保证知识的讲解中具有紧密的衔接性。例如较为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根据鸡兔不同的体态特征求出具体的个数。首先让学生从题目入手,鸡的脚有两只,兔子有四只,让学生注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以此求出具体的答案。解答这类问题,需要对前面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在学生看到应用题时,需要对应用题的解答步骤进行熟悉,然后在详细了解方程的建立。看似简单的问题,其中包含很多的知识点。教师注重对学生知识点复习,要求学生在课后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帮助学生发现题目中所存在的知识点,利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解题。利用一层一层递进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重视课后的复习巩固。
四、结语
数学知识学无止境,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而改变。解决问题多样化教学是为学生所提供的最好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各科内容。对多种学习方法进行探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以便摆脱教学模式单一,刻板的现状,解决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的问题,打开学生学习的思维,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加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J];中华少年;2017年32期
[2]王玲;;数的世界,数的精彩——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年10期
[3]闵忠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7年08期
[4]方志良;;加强数学思想渗透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广角”修订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7年60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