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城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325200
摘 要:体育教学在中职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目前的素质教育强调德育、智力、体质、美德、劳动等实现全方面发展,对于中职教育来讲,体育教学的发展受到了特别的限制而导致不能切实的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但是体育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此展开详细的探讨以及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提升;学习兴趣;策略探析
兴趣无论是对于学生当下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职教育中的体育教学,需要以兴趣为前提然后再针对不同学生以及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因材施教教学,加强教师和学生对中职体育教学的关注,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坚持以为学生发展为目的,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
1 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经不单单局限于身体素质的培养,随着国际的社交不断加强,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实现各个国家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方法之一,无论是大众体育还是传统的民族体育都传达着每个国家特有的精神,其中包含的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等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国家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进度。中职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目的是为了为国家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关注度不断增强,中职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国家的课程标准和要求还会安排符合国家发展的教育培养,为了为国家培养健全体魄,高尚道德情操的职业型人才,就必须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随着体魄健全被视为“三育”教育中的首要标准之一,国家也是越来越注重体育教学的发展,各个地区的中职学校根据要求也在先后的进行体育教学的内容、体育教学的方法、体育教学的教材进行不断探究、改革,力求打造最适合自己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实现让学生通过最轻松的方式实现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强身健体的重要性,追求强健的体魄。
2 当下中职体育教学现状
体育教学一般来讲都是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教育局指定的课程标准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加强体育技能、技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体育教学在某些方面上来讲已经成为了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亦是体育目标具体实施的具体途径之一。尽管中职教学中的体育教学对中职学校的教学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导致体育教学不能在中职学校中实现有效的展开。
2.1?不重视体育教学的开展
现在的体育教学往往还是处于传统的观念,对于一些中职学校,他们对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并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受到了中职机制的限制,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中职学校的关注度不高以及对体育教学的落实力度不够,教师不能根据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为本校学生设计出最合适、最便捷、最有效的学习体育的方式,让学生以兴趣为基础不断地对体育的知识内容进行更加主动的探索,在体育教师的帮助下构建良好的体育知识体系。
但是现在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情况还是少之又少,对于一些体育小测未达标的学生体育教师也不能采取及时措施进行补救,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及时的沟通,甚至还有一些体育教师仍然采取最原始的教学方式—机械惩罚式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不能改善学生不达标的现象,反而会造成学生对体育的学习产生排斥感,当面对某些学生进行体育惩罚的现象仍然存在,中职的部分学生存在自卑、自大的心理,而且中职生从小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并不是十分理想,老师的极端教学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2?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导致学生很难充分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被动地去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使得学生更加厌烦,甚至造成一些学生的心理阴影。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学没有任何用处,这也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
2.3?教学方法陈旧
户外体育教学是一般中职以及其他学校的传统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分为:1.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基于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自身的示范、讲解让学生对所讲知识进行理解,然后通过练习实现技能的掌握。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能使得所学知识得到实质性的发挥和运用。2.身体锻炼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来组织学生之间的简单竞技运动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实现身体素质的锻炼。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伴随着超负荷的运动量,让许多学生不能接受,往往使得最终教学结果被反噬。
2.4?缺乏考核制度
单一的体育考核标准不仅导致教师教学态度大大降低,而且由于身体素质不同,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落差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幅度降低。
3 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3.1?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采取因材施教能够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以及身体素质的不同,使得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3.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
加强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在上课期间尽量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对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这样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准。
3.3?改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快乐体育模式是最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要求符合课程标准以及素质教学要求,实质性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体育本身就是十分轻松、活跃的科目,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方法进行趣味的体育教学。
3.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将单一的考核模式进行优化改进的迫切要求,提高对学生的公平性,让学生充分理解体育考核的意义,在多元化且较为完善的体育考核标准下提高学生队体育学习的兴趣。
4 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在中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不断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反思、更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力求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培养较为高涨的体育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王蕴伟.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03):46-48.
[2] 施惠娟.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06):44-45.
[3]王磊.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J].电子制作,2019(0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