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分析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孔德娟
[导读] 长期以来,体育训练教学的准备活动都是跑步、徒手操,
        孔德娟
        玉溪工业财贸学校 云南玉溪市 650500
        摘要:长期以来,体育训练教学的准备活动都是跑步、徒手操,改进变化很少,十分陈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训练及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只是一味地机械执行老师的口令,毫无创新精神可言,严重束缚了学生体育的发展,使学生在教学训练过程中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大量事实表明,科学合理,不拘一格的准备活动能激发学生生理、心理能力及智力,便于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和技巧,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体育素质不断提高。基于此,本文章对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协调发展
引言
        中职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体能,打好在校期间的身体基础,还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他们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然而,通过对部分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笔者发现,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诸多影响学生终身体育的因素。
一、当前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了解中职学校的特点,仍沿袭了普通中职的教学模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中职学校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师应该认识到中职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培养出具备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对体育学生专业素养的忽视导致很多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只停留在基础阶段,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并没有产生效果,教学和学生的专业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二)学生缺乏运动恒心
        尽管体育运动在促进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间断性体育运动,不仅不利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导致一些人进行间歇式体育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缺乏体育运动的恒心。换言之,这部分人不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运动,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中断,甚至放弃体育运动。而这,也就使得体育运动在促进一个人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教学方法亟需创新
        调查多所中职学校后发现,即使社会需求的改变使得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但是体育学科的教学方式仍然十分传统。这样的教学方式强迫性更强,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相应的学生锻炼的成果也远达不到预期。陈旧的教学方法不仅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阻碍了学生身心的成长和发展,可谓是得不偿失。体育学科在传授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魄,运动的体验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会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具有充足的热情。陈旧的教学方法中有着一定的强迫性,导致学生的运动体验严重缺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强。
        (四)体育教学模式缺乏与职业结合的综合性训练
        要想使中职体育教学更加体现职业特色,一定要高度重视综合训练,但目前一些教师在这方面仍然比较薄弱。有的教师没有从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职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防范和控制“职业病”方面做的不够到位;有的教师则不注重综合训练的多元化功能,特别是在综合训练方面不注重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合作精神、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导致综合训练的内容缺乏职业特色;有的教师则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强化职业素养建设方面相对细弱薄弱,甚至个别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不注重组织、协调、配合、团结等。


二、中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增加运动体验,提高学生兴趣
        体育学科的课堂教学也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借助情境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技术方面的难点,相应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会得到提升。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述或者是与运动项目相关的小故事,都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较为轻松的氛围内引导学生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再进行讲解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蹲踞式跳远的教学为例,教学之初给学生描述祖先是如何越过溪流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为了增强体魄的运动项目,也就是常说的跳远。以小故事作为开场,能够在课堂之初有效集中职生的注意力,学生的精神不至于太过紧张或涣散,情绪和兴趣都被调动到了相对活跃的状态。
        (二)做好新课标下课程计划的改革
        在课程改革的趋势下,中职体育课程计划要为立德树人的目标服务。这也就要求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都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教学大纲,结合中职学段学习特点和所学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单元计划,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课时,保证教学单元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习某一项运动,而不是某一项技术。例如排球教学单元应该是:排球单元第一次课,而不是排球单元第一次课正面双手垫球。教学单元的评价也要以学生运动能力水平提升、体育品德的展现作为考核的要素。最后在课时计划的设计上,要切合机构化的运动能力提升,更加注重能力的发展,而不是針对某一个动作。
        (三)开展心理训练,促进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
        温室的花朵固然是安全的,但这种环境并不利于一个健康人格的形成。许多学生受到家庭环境的制约不能够全方面认识自我,一旦到学习中或是生活中出现问题,就会承受不住压力而退缩。体育训练不仅是简单的训练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以及生活能力的重要载体,它会使运动员潜移默化的通过教练的引导自己同学帮助而主动调整自己的状态。体育比赛作为一种竞技类比赛总会有成绩高低之分,当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受到同伴的嘲笑时,教练应该及时为学生做相应的心理工作,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进步闪光点,努力培养他们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品质,这也是体育训练中的自己训练的一部分。其次,教练要巧妙地运用方法使运动员在同伴受挫后表现出积极健康的一面,理性的看待自己的失败与成功,营造出一种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风气,为学生的训练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
        (四)构建与职业特色结合的体育拓展训练模式
        在开展中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更有效地体现职业特色,一定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重中之重的就是要融入更多的拓展训练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体育教学取得更大的突破。如拓展训练项目“众志成城”,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再比如拓展训练项目“快速传球”,同样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于“办公型”就业模式来说,应当更加高度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体育教学应该结合学校的教学目标和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性,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人才,推动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和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洪福.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252-253.
[2]黄学惠.运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探索——评《体育教学创新与运动训练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143.
[3]周文勇,徐红.创新思维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作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5):94-97.
[4]林琳.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3):173+175.
[5]罗革.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及教学方式探寻[J].中外企业家,2019(19):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