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佩
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 450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完善,教育部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加强学生之间,尤其是中职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就很重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大胆尝试,顺应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标准。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新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仔细观察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补足和优化这种方法的未尽之处。
关键词:合作学习;中职英语;实际运用
引言:中职教师应该主动担当起学生学习引路人的职责,循循善诱地引领并且帮助学生们开展小组之间的内部交流合作,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共同进步,在交流的过程中既学会分享,也能够很好地从他人的分享中去发现和补充自己认知中的不足和疏漏之处,这对培养学生缜密的思考能力、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是十分有帮助的。
一、合作学习中的小组建设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是一个团体,因此无论在生活中或是学习中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合作伙伴,这样才能够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使小组成员一起学习,并在交流过程中学会分享。他们还可以发现并补充自己在分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非常有帮助。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小组成员的共同智慧
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那就是学生们太过于依赖老师。或许是由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养成了一种固定的习惯,学生们更习惯的是老师一直讲,学生一直被动地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显著的弊端,那就是会导致学生们缺乏独立思考这个环节,这个环节的缺失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要想改善这种情况,必须从最初的教学过程中抓起。这就要求在中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合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到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下册“Unit 11 Job Hunting”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一味讲解单词和短语,并且帮助同学们分析文章大意的话,想必对于学生们来说就是走马观花,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可能当时是一知半解,再过一段时间就印象更浅,最后什么内容都没有留下。因此可以在教学开始前先给学生们设计几个问题,比如“同学们知道哪些有效的找工作方式呢?”等问题,可以先让大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意见。或许学生的回答会比较浅显,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思索的过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这样的合作学习既锻炼了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有效锻炼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2.帮助中职生学会在分享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
分享一直就是人类进步的快速捷径,对于中职生当然也同样适用,因为这样有助于学生们迅速地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做一个总结。学生能够做到自己去尝试着学习并且看似掌握,可是并不代表他完全能够理解,但是分享的过程中,如果有伙伴提出不同意见,他就会更加深入思考,大脑也会高速运转,这样分享就不仅仅是输出的过程了,也是自我反思和深入学习的过程。
不仅如此,合作学习分享的过程还能够锻炼中职生的英语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们思维拓展,可以促进学生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培养,对他们的未来就业都十分有帮助。
例如在学习到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下册Unit 1中的 “Brief Introduction”时,更需要学生了解的是如何进行表达和回复,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比如某位同学的知识水平较高,但是口语水平较差,另一位同学刚好相反,发音准确但是却语法基础薄弱,这个时候他们就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练习和纠正,取长补短,互相补齐短板、共同进步。这样他们不仅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也能够促进同学们之间感情的维系,一举多得。
合作学习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大家都是同龄人,从理解到认知都比较相似,因此沟通起来比较顺畅,并且也更加易于理解。也许老师们认为正常的一些专业词汇或者专业术语,在他们看来就会显得有些晦涩难懂,这也是为什么合作学习更容易加强中职生们对概念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束语
总之,如果可以在中职教育课堂中合理有效地推广合作学习,那么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新课标修订的背景下,教育部门也正在推广融合了新与旧的创新教学方法,为了合理有效地实施这种新教学方法,教师应当自觉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只有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加之学生在小组协作中积极讨论和发现的过程中共同进行努力,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
参考文献:
[1]龚艳娜.浅谈如何实现中职英语与文秘专业特色的融合——《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教学案例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34):4-5.
[2]阳礼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0(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