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思考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杨红军
[导读] 体育教学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杨红军
        新疆和田市第一小学   848000
                                
         体育教学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专门教育过程,也是一项内容复杂、形式多样的长期教育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进行着不断的交往活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沟通,以及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是通过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来进行的,其中,非语言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有效地运用非语言手段,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非语言教学的概念及分类
        一般来说, 体育教学中的语言手段主要包括教师的口头语言讲解、体育教科书的书面文字语言等,而非语言手段主要包括教师的哨笛声、鼓掌声、各种动作表情、眼神、手势、人际距离、时间控制等。而非语言手段由于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和隐蔽性等特征, 因此很少有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教师只有依靠自己在长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
        体育教学中的非语言手段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教师的体语。
        2.人际距离。
        3.辅助言语和类语言。
二、体育教学中非语言教学的功能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非语言手段具有特殊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它是对语言手段的必要深化和补充。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熟练地运用非语言手段,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并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非语言手段对于体育教学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功能。

在体育教学中非语言手段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整的技术动作表象的功能。
        2.情感表露和对动作或行为进行调解的功能。
        3.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功能。
        4.师生互动的操纵功能。
三、非语言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优点
        1.为体育教师有声语言的输出和学生有声语言的输入扫清障碍。
         2.辅助言语教学。拉近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形成微妙的课堂管理方式。
         3.调节教学进程,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非语言手段的运用与原则
         1.自我认识,提高修养。
         2.因人而异,师生共意。
         3.合理搭配,最优选择。
        总之非语言和文学语言一样,在运用过程中教师应力求简明,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同时要不断积累经验,掌握运用非语言手段的技巧和规律,将其优化组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和语言手段表达结合起来使用, 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对各种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进行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语言手段与非语言手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情况准确把握, 提高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运用艺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非语言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对语言手段的必要深化和补充,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思想、情感的沟通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不同的眼神和手势等非语言手段都对学生有重大影响,让教育在润物无声中进行,非语言手段用它的“默默无言”对教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的作用。同时, 非语言手段的内容繁多,类型各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非语言手段应按照一定的原则, 根据实际教学环境, 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来合理、有效、灵活地运用,并应特别注意与语言手段的有机结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