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宗妍
大连市甘井子区锦泉小学(辽宁 大连)116033
摘要:目前,很多学生的思维比较的单薄落后,表现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没有多少的学习策略,同时对学习知识也没有多少兴趣。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较低且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不高,基于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更好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思维;教学策略
当前,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重要性,他们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用比较陈旧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往往没有多大的兴趣,且教师没有转化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路,这样学生就很难得到进步。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以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问题教学中培养
因此,在学习中,教师通过列举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在训练中,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得到训练。
学习“美丽的印纹”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在课堂导入的时候给学生说了这样一个谜面,让学生最终得出“神奇小手”这个谜题,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在新授环节,笔者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呢?你们觉得什么样的色彩搭配比较好看呢?可不可以用你们的小手制作出这些颜色呢?然后用这些颜色画出一幅作品呢?在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同时开动自己的小脑筋展开学习。
这样的话,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在围绕着笔者的问题展开学习,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思维,并要组织自己的语言,这样的话,短时间内的组织语言,学生的思维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大脑飞速运转的时候,思维能力会有所提高。
二、互动教学中培养
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之间交换想法,这样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师生之间的互动,表现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方面,如上文所说,教师提问穿插在教学的始终,这样学生的思路就会一直跟着教师走,那么在学生回答结束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有一定的反馈,即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自己是否有进步等,这就需要教师总结一些评价术语,以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当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有一定的成就感之后,他们就会在课堂上高度配合教师的教学,并且会认真学习,这可以促进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措施的展开。
学生之间的互动,则可以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些美术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即教师布置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例如,学习“有趣的半圆形”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给学生设置了这样几个学习任务: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半圆形的?或者是近似半圆形的?立体半圆形的制作方法是什么?是否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呢?举例说明。让学生按照之前分好的学习兴趣小组,挑选其中感兴趣的至少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看一看自己是否有进步。这样一来,学生在与自己同学互动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且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具备创新思维,长期使用此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样的互动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让学生调动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实践教学中培养
自主实践,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各种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样的话,学生自己学习所得,他们会更加理解。
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探究作业,仍旧以上文提及的“有趣的半圆形”为例,课后笔者让学生去探究生活中哪些物品会是半圆形的?为什么有些物品可以用半圆形而有些物品不可以呢?将生活中常见的半圆形物体记录下来并分类。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自然会有结论,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其次,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地完成各项任务。学习“星空的联想”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一些星空的图片,然后给学生设置了这样几个学习任务:从图片里,总结出星空的特点;星空美丽吗?对星空宇宙有哪些认知呢?总结出来。欣赏星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出发呢?是否可以通过欣赏星空总结出类似景色的欣赏方式呢?问题设置之后,让学生按照小组展开学习,并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真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欣赏星空的策略等,这样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在自主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这样他们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习知识,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基于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和爱心以及责任心,认真总结学生的问题,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的评价,然后做出教学策略上的调整,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占军.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 教学模式和创新思维[J].新一代 ,2009 (10).
[2]李亚丽.小学美术教学创新 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 ,2016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