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张秋月
[导读] 全方面培养学生是近年来的一种趋势

        张秋月
        湖北省孝感市体育路学校  432000
        摘要:全方面培养学生是近年来的一种趋势,已不再局限于应试内容,其中美术在综合培养中占有很重要角色,美术教学不仅仅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其更重要的特点是带领学生发现世界的一切美好事物,本文就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价值及提高审美能力的策略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素养;策略
一、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价值
1.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阶段,有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即提高学生的升学能力,又符合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政府也在中小学中大力推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模式,因此加强小学的美术教学效果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美术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画画技巧,还能提高学生的赏鉴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时期,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审美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随之提升。由此可得,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具有很大价值,综合素质的提升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1.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想性格目前还未完全定下来,并不是十分成熟,且对于日常教学中老师所讲解的纯理论性知识点并不是十分感兴趣,但是相对于纯文字性知识点,五彩斑斓的画面更能产生视觉冲击,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彩色的东西更能抓住人们的眼球,且图片展示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由此可知,通过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学习充满激情,不仅仅是对于美术,还包括其他课程[1]。
1.3感受生活乐趣
        生活中存在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若是没有较强审美能力,人生也会失去很多乐趣。美术教学中大部分素材与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大力加强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提高将生活实例融入美术创作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领悟能力,加深对生活的各种场景的体验感,能充分感受生活的乐趣,大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例如,古往今来,中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画家,他们的作品被广为流传,通过他们的画作,可反映出当初那个时代生活的场景,带领我们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生活特点,如东晋时代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传世之作《洛神赋图》,该画作取材于三国时代曹植著名的《洛神赋》,整幅画作分为三部分,曲折细致描绘出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开篇描述曹植来到洛水之滨,被翱翔在云与水波之间的洛神所惊艳,其次描述曹植对洛神产生爱慕之情,最后描述曹植与洛神有情人终成眷属,层次分明,感情丰富与生活中的恋爱情节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可有效促进人们感受生活中的乐趣,提高幸福感。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2.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正所谓,意识决定形态,只有当学生内心具有审美的意识,审美能力也随之提升,因此可以通过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来提高其审美能力。

例如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来主动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让学生独立自主去思考问题,提出自己见解,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将古今中外有名画家的著作投放在黑板上供学生鉴赏,并让学生对该画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意境发表各自见解或看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
2.2结合实际进行美术教学
        众所周知,艺术源于生活。只有将生活实例作为备课素材融入美术教学中,才能有效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生活实际案例用于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同学们画食物时,如苹果、橘子、鸡蛋等,或教同学们画田园风光和风景画时,老师可以将实物拿到课堂上供学生观摩,或者组织学生回归到大自然中亲自感受一下大自然风光美景,然后学生对照实物来完成画作,只有让学生仔细观察食物的各种特点,才能画出更加符合实际的作品,若是只是凭空想象且并没有接触过具体实物,则创作出来的作品会没有灵魂,失去了本来的味道。综上可得,将生活实际案例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极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3善于观察提升审美能力
        具有较强审美能力的前提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只有在对某一事物经过详细观察后,才能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因此在进行日常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培养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例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经常给学生布置观察类写生作业,比如画一幅农夫辛勤劳作图或老者垂钓图等,这些都是需要同学们自己私下通过仔细观察人物状态及具体特点才能完成作业,经过如此反复训练可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4组织学生进行系统评价
        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对待同一事物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看法都是准确的,因此需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系统评价,让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小学美术老师可以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或者一两节课时间以茶话会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系统性评价各大名师的著作,学生主讲,老师在旁边点评,彼此分享各自观点和看法,不同看法会碰撞出不同火花,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3]。
2.5提供美术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若仅仅靠老师上课的时间学习是很难得到很大的提升,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不仅极大开阔学生的视角,还有效丰富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绘画功底及审美能力。例如美术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美术馆或者知名画家的画展,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多体会名家的绘画特点和技巧,增加实力的同时,也同样增加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审美能力的大小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只有多看多画,审美能力才能有质的突变。
三、结语
        综上可知,小学作为学生人生的关键时刻,大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使小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而且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为了有效加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可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多结合生活实例以及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组织学生进行系统性评价,当然多给予学生社会实践机会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以上策略可有效加强学生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连丽惠.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85.
[2]张晓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216-217.
[3]张莉.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9(07):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