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时目标为导航促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陈燕平
[导读] 传统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以及学习所能达到的深度、广度

        陈燕平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福湾小学  350007
        摘要:传统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以及学习所能达到的深度、广度,教育必须讲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活动的中心,就在于课时目标的制定,它关系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相关过程,也是老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从制定课时目标的意义入手,通过分析具体的制定与实施方式,进一步提出利用课时目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课时目标;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引言:
        在未来的发展与实践中,学生能否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关系到他们能否适应时代的发展脉络、成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社会的本质是优胜劣汰,如果一个学生不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他无法拥有超越他人的竞争力。在整个学习阶段中,小学时期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学校老师如何以课时目标为导航,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
        一、制定课时目标的意义
        课时目标的制定,应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学段目标为纲。不管是哪个阶段的课程目标,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都是围绕学生开展的,即一切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学生这个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获得将来走进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世界解决问题,并且逐步掌握创新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文化修养,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课时目标的制定,则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全面科学,贯彻教材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获得知识。同时可以强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达到教学多维目标的实现,也是教学计划的水平深度分解,让教学更加细化,落到实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一)总体目标的制定
        课堂的总体目标代表着老师教学的总体方向,它包括很多方面,一是课本上重要的理论知识教学;二是基本的思考学习方法的教授;三是必要的技能掌握。这三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需要在总体目标制定中体现出来。而它最主要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摒弃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制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1]。而总体目标又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以及情感道德目标这两个方面,因此教师在制定总体目标的时候也要从这几个维度出发进行思考。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制定
        这一目标是指从具体的实例中去说明某种知识的相关特征,制定时要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与思维深度,来制定教学计划。

思考学生在该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文化水平,然后根据课堂实际去教学,完成目标。
        (三)情感道德目标
        教育讲究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老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文化水平的提高,还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为培养拥有正确价值观的学生而不断努力,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让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利用课时目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一)改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善学
        新课改对于教师教学的方法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尤其是在制定课时目标的时候,就需要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个重要方向融入进去[2]。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老师不能单纯的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引领他们主动探究如何解题,让他们善于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
        (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沉浸式学习
        教师在制定课时目标时就要注意,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兴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例如,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情境、故事情境等等,让学生沉浸式的融入老师的课堂中去,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课文《赵州桥》一文,老师可以通过创设跟课文相关的情境,通过播放与赵州桥和其他桥梁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照片,让学生亲自感受各式桥梁的千姿百态,共同见证桥梁事业的发展与变革,来让学生领域课文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和热爱历史文化遗产的习惯,从中实现语文要素的落实: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更好去理解课文内容,这样从多个维度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留出学习空间,给予学生创造机会。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可得,学生对于自我创造是充满兴趣的,但很多老师往往不注重这一点。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把学习与创造的权利交到他们手中,留出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观察与实操,让他们自己感受与思考,以小学四年级课文《爬山虎的脚》为例,老师在课前可以带领学生去认识爬山虎,让学生自己了解这种植物的外观和特性,总结课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且根据实际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教师只有锁定好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划,以教学行为为导航,慢慢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并在教学时加以修正与完善,才能达到教学真正的目标,即让学生成为课堂与学习的主导人物,让他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主动学习知识主动去解决问题,达到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良好发展。
    本论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以课时目标为导航促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FJJKXB18-325) 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董晶.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2]王敏雪. 数学教学目标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