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学校从实际现状出发谈发展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王弟锋
[导读] 民办学校的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存在直接的关系

        王弟锋
         402360
        摘要:民办学校的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存在直接的关系,新时期在促进民办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增强学校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就要综合分析民办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全新发展路径的构建,保障能在发展过程中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化的处理,从而提高民办学校的发展效能。本文将民办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发展措施进行了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学校;实际问题;发展策略

        民办学校的发展关系到区域乃至全国教育质量的提升,新时期在全面促进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民办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民办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保障能发现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结合现有问题积极探索有效处理问题的措施,增强民办学校发展的和谐性和稳定性,促进发展效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一、当前民办学校发展方面的实际现状
        综合分析我国民办学校的基本发展情况,发现在全面促进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民办学校的发展也受到重视,并且民办学校结合教育改革理念,从多角度对改革发展进行了探究,为民办教育事业在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在民办学校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问题,对学校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其一,在区域内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盲目的和区域内的所谓名校争名排次,造成学校在招生等各方面的恶性竞争,不利于学校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其二,师资配备不合理,现有师资力量无法支撑教育改革的科学化发展,或是师资配班不合理,导致部分教育理念在民办学校中的落实存在障碍,教育水平的提升和教学管理的系统优化受到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不利于民办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其三,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现阶段并未结合学校教育理念的变化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导致学校管理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无法有效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发展[1]。
        其四,教师工作积极性不足,在现有教师薪资待遇水平低,尤其是骨干教师或是有经验的教师的薪资水平低,加上工薪激励制度不健全,无法激发教师群体工作热情的情况下,教师工作积极性不足,教师没有归宿感,在工作中个人潜能的发挥受到一定的制约,也会对民办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二、新时期民办学校优化发展策略
        新时期在对民办学校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从实际问题入手,积极探索全新教育管理措施的制定,能发挥民办学校的教育优势,促进我国教育质量实现整体性的提升。
(一)在区域内对自身的定位要准确。

不要盲目的和区域内的所谓名校争名排次,要从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符合自己学校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和管理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二)重用高素质骨干师资,优化师资配置
        民办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相应师资力量的支持,因此综合分析民办学校的基本发展情况,要重点针对师资配备不合理的情况进行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探索高素质师资人才的引进和重用,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民办学校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2]。
        如结合市场经济背景下物质条件对教师影响明显的情况,在人才引进方面可以采用物质吸引和晋升吸引相结合的模式,制定全新的人才引进策略,增强民办学校教育岗位对高素质师资的吸引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在对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应用的基础上促进民办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能
        民办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存在直接的联系,只有能面向时代发展需求对学校教育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融入现代化管理理念,践行人本主义管理思想、柔性化管理思想和动态化管理思想,才能促进管理效能得到进一步优化,真正发挥学校管理制度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如针对教师参与教学和研究的情况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在管理制度中引入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在优化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能主动参与教研工作,探索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尝试构建全新的教学组织模式,提升教学管理效果,保障教师在工作中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能发挥个人潜能,为民办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3]。
(四)优化奖惩措施,落实动态督导
        在民办学校的发展实践中,为了能对教师工作积极性不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就要对奖惩措施进行适当的优化,并引入动态督导工作机制,一方面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及时与教师群体进行沟通,使教师群体能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发挥教师激励的作用,践行绩效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工作效能,促进民办学校教育活动高质量发展[4]。
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期在推进民办学校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民办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方面制约因素的分析构建完善的发展规划体系,确保能增强民办学校管理质量,优化教育教学效果,使民办学校的发展能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可,促使民办学校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能逐渐上升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吴华,马燕萍.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成就及其机制分析——兼论“掐尖说”的误区[J].复旦教育论坛,2020,18(04):72-78.
[2]王芳,刘保庵.民办高等教育现状与社会化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09):49-53.
[3]恩施州教育局. 以党建助推民办教育发展[N]. 恩施日报,2020-09-02(003).
[4]陈新民,邱昆树,王一涛.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优势、困境与突破[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20(0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