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哲
沈阳市和平区四经街第一小学 110003
摘要:群文阅读是现阶段老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关键组织模式。在整个授课环节中老师往往要按照课本每一个单元的重点内容,把其他与之相关的授课内容结合起来完成分析,最后设立统一的授课任务,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老师必须要立足于课本,才可以不停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众多低年级的小学生爱上阅读。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低年学段开展群文阅读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语文老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段;群文阅读
在为学生们讲解语文课程的重难点知识时,小学阶段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关注学生们在阅读方面的良好发展。由于小学生要是在阅读环节发展十分迅速的话,那么小学生在将来掌握语文知识的时候,就必定会显得容易很多。在对低年级学段的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他们自身的阅读水平通常偏低,所以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就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此时语文老师就应该借助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策略,从小就对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开展培养,只有真正对其进行注重,小学生才可以有效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增加阅读量,提高表达能力
在开展群文阅读的授课环节中,学生不仅仅要对一种类型的文本进行阅读,还应该大范围观看一样类型的多种文本进而完成理解和分析,同时在小组交流之中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再通过小组的整合处理,推举出一名代表达成总结归纳。此种授课模式就让学生在整个阅读的环节中,切实增加了自己的阅读量,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更是在小组交流的环节中,知晓了怎样和其余同学开展沟通,怎样细致的讨论并讲述自己的想法。这对于众多低龄儿童而言,是一次有着较强意义的锻炼机会。
(二)促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科目而言,群文阅读拥有一定的升华及丰富作用。语文课本内容涉及到各类文种,对于学生的阅读来说就是最好的入门砖,学生在对课本内容产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对课文背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出现了兴趣。所以,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就能够结合课外书籍或者是名著,来拓展语文课本内的重难点知识,开拓学生们的眼界,知晓潜藏在课外文学身上的内涵,使学生们主动的进行学习,喜欢上语文阅读,能够从中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潜移默化间推动了资源的有效使用及开发。
(三)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在小学时期学生们开展学习的环节中,其正处在对外面世界充满较强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在此种过程中,丰富的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对整个世界有一个最为基本的了解。而在家长不知道该怎样引导学生知晓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时,丰富且多彩的阅读都能够为学生们供应准确的答案。不止这样,在主动开展群文阅读的环节中,学生也可以碰触到自己甚至是家长与老师都并不了解的领域,这就对培养学生优质的行为习惯以及兴趣爱好来说具有十分大的帮助,同时还会增加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二、小学低年学段开展群文阅读的策略
(一)选择适合的阅读文本
群文阅读需要重视和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相吻合,与每一个单元的授课内容相契合。所以,老师在对群文阅读的文本进行选择的环节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具体情况和大致要求,来挑选出具有针对性的素材。首先就需要确保文本阅读的数量。文本素材太过于多或者是太过于少都会对老师的授课造成影响。所以还需要将授课时间当做标准,对一定量的阅读文本进行控制。
其次就是要确保选择的阅读文本和课本的单元任务相吻合,语文课本上每一个单元都有着固定的主题,所以,老师在举办相应的阅读活动时必须要严格根据单元主题来达成制定,然后再根据固定的标准挑选出一定数量的文本,进而保障阅读文本和单元主题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就是要保障阅读文本的困难程度和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的理解水平相契合。通常情况下,老师在挑选阅读素材的时候,都应该选择契合这一学段学生自身认知能力的阅读文本,并且必须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轻松理解的,如此一来学生在进行阅读的环节中才会产生亲切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才会越加高。例如,语文课本中的《邓小平爷爷植树》、《朱德的扁担》、《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等,老师就能够用名人故事来当做主要线索,使学生在知晓这部分名人故事的基础上对名人良好的精神品质进行学习,进而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
(二)强化群文阅读的主体
语文科目是属于一种实践性的学科,老师需要将培育学生形成实践能力当做主导,然而培养学生优质实践水平的基本途径就是开展语文实践。老师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授课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多阅读课文,并且老师一定要少问,耐心的为学生们讲解,为学生提供更加多达成阅读和思考的空间。此外,老师还必须把阅读的主动权或者是发言权重新转交给学生,切实体现出学生在整个课堂上的主要地位。例如,在讲解“亡羊补牢”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老师首先就要让全班学生对此篇文章大声的进行朗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完全知晓文章的大致含义,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针对此篇文章进行延伸,阅读其余多种寓言故事,而学生在看到不明白的字、词语又或是句子时一定要完成好标记,然后再请教老师以及其余同学。其次,老师要让学生重复性的阅读课文,知晓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时间长了,最后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的含义。最后就要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小组成员间互相交流阅读的心得和感受。在此种环节中,每一位学生在认真的阅读、探究、沟通、聆听,真正利用群文阅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素质素养,也让学生知晓了最为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进而为将来的进步和发展铺垫基础。
(三)使用多元化的阅读方法
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大部分课后“思考、练习”中都有着“朗读课文”或者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此种要求。由于朗读是掌握语文知识的关键步骤,是小学生一定要具备的读书能力,此种能力只有借助自己的重复性练习才可以获得。在开展学习的环节中要是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那么丰富的知识就不能牢牢的刻印在脑海中,低年级学段的学生通常在课堂上很难集中精神,同时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所以,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就需要让学生将视线都集中在老师身上,并借助多元化的群文阅读方式来吸引越来越多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讲解“寓言两则”的群文阅读时,对于两种不一样的寓言故事,老师就要使用不一样的授课模式。像是在讲解“亡羊补牢”时,老师就要用提问的办法来让学生认真思考,然后阐述在阅读了此篇寓言故事以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而在讲解“揠苗助长”时,老师就能够借助延伸式教学的办法来让学生们针对故事的结尾进行补充,对后续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开展思考,从而明白粮食的珍贵,劳作的辛苦,更加懂得要珍惜食物、珍惜时间,切实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及品德修养。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有着较强的困难程度,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还并没有发展成熟,还正处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所以,老师就一定要重视此种时期的阅读教学,将群文阅读有效的融入其中,使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学习到越来越多的知识,掌握越来越多的阅读技巧,从而为学生们将来的进步和发展铺垫牢固的基础,也能为后续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爱霞.敲门 引路 探秘 迁移——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革新,2020(05):37-38.
[2]江黎明. 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探索[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830-831.
[3]陈文芳.以“群文阅读”为抓手,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