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成库 好文成焉 ——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邓淑文
[导读] 针对乡镇学生们知识面狭窄,见识不广,思考没有深度

        邓淑文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灯湖第七小学    528200
        【内容摘要】针对乡镇学生们知识面狭窄,见识不广,思考没有深度,写作素材严重缺乏等现象,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方式,引导学生收集新闻,关心时事。鼓励学生摘抄美文、诵读经典,积淀优美诗文。引领学生阅读各种书籍汲取营养。指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和专题研究,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写作素材,形成知识宝库。学生厚积薄发,好文章自然而成。

        【关键词】收集新闻  摘抄美文  诵读经典  阅读书籍  生活实践  专题研究  

        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头脑一片空白,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或是不知道写什么东西才好,写来写去都是一些很陈旧的内容,重复死板,毫无新意。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是学生脑子里的素材太少了,现在的学生生活空间窄、单调,只喜欢看动画片,玩电子产品或网络游戏。对生活常识、新闻时事、科普科技不感兴趣。造成知识面狭窄,见识不广,没有深度。鉴于这样的状况,我鼓励和引导学生们主动去积累写作的素材,拓展知识面,达到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一、收集新闻——“我是新闻小主播”
        欲知天下事,须看中外闻。一个人的经历和亲身见闻是有局限的,但我们可以借助媒体,网络增长见闻。由此我设计“我是新闻小主播”活动,以有趣的人人参与形式激起他们的兴趣。在班内举办“新闻发布会”,“人人争当小主播”等一系列主题活动。鼓励他们每天收看中央台的新闻,上网收集最近的新闻,每天早读抽轮流把自己收集到的新闻读给大家听。听后可以发问和点评。最后选出优胜者在学校广播站当小主播,把自己收集的新闻用自己的语言传达给大家。这样的活动能激发全班同学收集新闻的兴趣,也给了他们无形的压力和鼓励,日积月累,他们的课外知识就越来越多,写作的素材就越来越广,也从闭塞的生活状态转变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新型学生,同时,从一些同学对新闻的点评中看出,他们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摘抄美文——“我是摘抄小能手”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抄是积累的原始方法。也是将阅读转化为写作技能,将外在知识内化的重要过程。我专门设立一个摘抄本,让学生们摘抄一些好的词句、文段、篇章。从开始的普通摘抄、自由摘抄到高要求的指定摘抄、专项摘抄。摘抄本定期进行展览交流,奖励优秀。让他们在竞赛中进步,在活动中积累。那一本本精美的摘抄本更是他们的美好回忆和珍贵藏品。
三、诵读经典——“我是朗诵小冠军”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这句话指引着我们,熟读经典,会在写作上收益很大。我引导学生选取一些优秀作品,如经典诗词或文段,还有他们自己的专项摘抄,让他们熟读成诵。还会定时播放一些优秀的名家朗诵作品给学生们欣赏和学习。组织班内诵读赛、级部诵读赛和全校诵读大会。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诵读经典大赛。每年的清玄杯诵读大会更是同学们积极参与的节目。

就这样,同学们的习作上常有好词好句出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四、阅读书籍——“我是阅读小星星”
        积累素材怎么可以少了阅读。在新世纪里,阅读将是人类的主要生活领域和知识来源。我是这样引导我的学生们走上阅读之路的:为他们创设独特的阅读空间。课室有图书角,每月有图书交流会。还有学校的图书馆和社区的读书驿站。我为学生们定了一个详细的阅读计划,定好每天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从多方面诱导他们的阅读渴望、激发阅读兴趣。针对他们具体的情况,指导阅读方法,做好读书指引。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好书推荐会、阅读交流会。还与博览书店进行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做读书笔记、读书推荐卡。让学生们与好书交朋友。我还经常和他们讨论某一本书的人物,在讨论中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爱上了阅读,他们就爱上了学习。知识就这样慢慢积累起来了。
五、生活实践——“我是生活小达人”
        生活是七彩的,它多姿多彩地呈现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学校、家庭、社会,每天都会有故事的浪花飞溅,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自觉地去观察周围的景、人和事。积极体验生活,你就会发现一个“宝藏”,就会有源源而来、取之不尽的真实材料。我先用有趣的作业为向导,和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发豆芽,观察花草昆虫等,让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的家务生活作业,让学生学会分担家务的同时,把自己的做家务的过程写出来;我抓住各种节日契机,让学生先体验再写作;鼓励他们去旅游、逛书店、参观博物馆、做采访调查;讨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好坏、是否生二胎、追星现象、抖音、课外辅导等热门话题……让学生多体验生活。引导学生睁大无知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就这样,生活就成了我们积累素材的源泉。
六、专题研究——“我是研究小专家”
        在以上方法实施了一段时间后,我会提高要求,开展“我是研究小专家”活动。确立一个研究专题,让学生们自主合作,完成这个专题的资料收集、整理、汇报。例如语文教材上的综合实践活动,每当教学到这个单元,我都重点指导学生研究的目的、方向和方法,然后让他们分工合作,放手让他们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阅读信息、收集整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并自由选择形式进行汇报。在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侧重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慢慢发展到讨论和研究。同时,他们选择的汇报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作的,有表演的,有图文并茂的,有多媒体的。这个环节不单是简单地积累写作素材,而是全面整体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是一举多得呀!
        察天下事,观古今文,践千百行,让学生学会把自己的实践、见闻、学习活动写下来。看、做、想、写,往复运动,盘旋上升,久而久之,学生们开阔眼界,日积月累,锤炼构思和表达,磨练思维和意志。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写好文章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参考文献:
        【1】朱友霖. 厚积薄发 水到渠成——谈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6(2):47-47.
        【2】林淑真. 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 考试周刊, 2009(42):7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