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的工作策略和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陈杏园
[导读] 大数据时代给网络思政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陈杏园
        青岛科技大学    261500

        摘要:大数据时代给网络思政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网络思政工作的策略和路径将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果,对提高道德品质和提升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其次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的具体举措,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政工作;现状与问题;具体策略
引言
        网络思政工作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借助网络传播的有效性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的传输到人们的观念中,利用网络这一有效路径来有针对性的完成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信息传输,让当代社会人形成符合国家意识和社会价值的观念,从而引导社会大众做出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行为,保持个人思想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致性,实现更有价值的网上互动活动。
一、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一)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现状
1.思政教育主体与客体角色发生改变
        以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为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主体是思政教师而教育的客体是全体高校学生。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基于服务器和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信息化,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受大数据的影响开始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变更,换而言之传统的思政教育与模式的作用开始逐渐被削弱,而新型的网络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开始越来越受教师的认可。目前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的模式已经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正逐渐加大对网络思政工作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广泛的在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让社会大众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足够的信任,并且拥有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对于所有接受思政教育的对象也会产生极高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下年轻一代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知识,然而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在教授学生正确积极价值观念的同时也会将一些负面消极的信息传输给学生,所以在一部分年轻人暂时还没有形成固定且正确的价值观念前,那些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信息将会给年轻一代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容易让年轻一代人失去准确的判断标准。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种类是非常复杂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不断的变化过程,复杂的信息让网络思政工作的效果开始面临挑战。在网络上人们更愿意通过匿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展现自己的态度,而如果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效利用这一特点就能够很好的传达思政教育有效内容,让人们都能够深受其影响并且从中有所领会。
2.网络思政工作的载体受到影响
        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思政工作在评估传播载体的效果时会有更多的可能性。首先,网络的普及让人们接受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足够大的提升,并且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能够精准的找到自己想获得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而这些都依赖于信息传播载体的更新换代。传统信息传播的载体相较于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载体速度更慢并且效率更低,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在接受新媒体信息时就会能够在短时间内收到来自多个方面的信息以及每个方向信息所承载的价值。其次,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生活的主观与客观环境开始逐渐发生变化。网络思政工作不仅只面临信息的传播而且也会面临信息的收集,而这些信息往往都是来源于人们对于工作的反馈和自我的意见和建议,此时网络思政工作者就要开始注重教育和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并且有效接受思政教育内容。

最后,大数据的最主要功能之一便是快速筛选并抽取信息,根据人们的学习喜好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所以网络思政工作在研究策略和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开始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有效提供传播信息内容和加快信息传播的准确度和精准度上提供重要的帮助,合理用好大数据技术的相关优势,让网络思政工作无论是在模式还是在内容上都有较大程度的创新。
(二)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面临的问题
        第一,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各式各样的信息有可能会给网络思政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获取和传输都会受到各式各样手段的干扰,所以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外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被破坏,这就让网络思政工作的稳定性受到了较大的挑战。
    第二,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缩影是大数据强大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因此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的模式和路径如果不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更新和换代,那么就会影响思政工作的效果。与此同时,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如果没有足够安全的可靠的系统作为支撑的话,那么也会在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从而产生更大的风险和问题。技术更新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各种新的问题的出现,如果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那么大数据以其相关的技术反而会给网络思政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举措
(一)优化网络思政工作环境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要想取得显著的成绩就要从优化网络思政工作环境上做起。第一,建立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将会让各种相关的知识都能够有效的得以传播,从而尽可能降低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可能,尽可能让人们能够更直接且有效的接收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第二,合理且充分运用各类信息传播渠道实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整体、整体与整体之间的互动互联,为传播正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政教育体系更具先先进性。第三,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教育环境的构建应当以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基础,引导社会公众将自身对于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有效展露出来,从而有效促进网络思政工作提高质量。
(二)创新网络思政工作模式与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的模式和方法只有在不断的革新过程中才能够跟上信息传播的速度以及信息传播的方式。第一,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思政工作应当适当丰富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方式,尝试在多个媒介上进行思政工作例如微信平台和微博平台等,顺应当今时代人们趋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的习惯。第二,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应当以丰富的内容为基础,借助多个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功能来有效传播思政内容,让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内容成为有效抓住人们眼球并且成长为快速影响人们观点和看法的重要力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今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互联网新媒体和移动终端等技术形式逐渐成为当今的时代焦点,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思政工作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网络思政工作的策略以及路径应当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趋势,有效借助大数据时代下的特点和优势提高网络思政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丽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现代交际,2020(10):173+172.
[2]孔燕.大数据时代职业院校思政课程网络教学改革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3):137-138.
[3]欧阳.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智库时代,2020(16):109-111.
[4]李秀丽.浅谈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J].作家天地,2020(07):139-140.
[5]吴吟秋.精准思政视阈下大数据网络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作用[J].作家天地,2020(05):152-153.
[6]李宝研.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7):4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