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蔡印阁
[导读]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均发生了变化,

        蔡印阁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总校  066503
        摘要: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均发生了变化,社会的形态也逐渐产生变迁,原有的封闭性社会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开放性社会。在此时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青少年道德建设受到较大影响,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此的高度关注。本文将对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提出社会转型时期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转型;青少年;道德建设;策略

        道德建设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还影响到我国社会的正常发展。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加快了各国文化和思想的交融,为我国青少年道德建设提出了重大挑战。
        一、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1.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原有封闭的社会形态将会被打破,逐步向着开放性社会方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比,我国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进程相对滞后,对社会约束力相对不足。尤其是近年来信息时代的来临,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更加密切,国外价值逐渐渗透进来,拜金主义、特权主义等腐化思想对青少年道德建设带来巨大冲击[1]。
2.原有道德体系被打破
        社会转型时期,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完善,而原有的传统道德体系受到多元文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被打破。在此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将出现一定程度的错位,青少年在此社会环境中,将会产生迷茫,进而影响到青少年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
        (二)教育因素
        社会转型实际,我国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许多民间资本投入到教育领域,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民营性质的院校数量在不断增加,此外,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品牌也进入到中国教育领域,教育市场化倾向逐渐呈现出来,这也导致教师原有的“奉献者”形象受到质疑,进而影响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最终效果。
        (三)家庭因素
1、家庭教育理念的变化
        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青少年家长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崇洋媚外、金钱至上的思想较为严重,不仅影响到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造成离婚率逐年上升,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也带来负面效应。
2、独生子女特殊地位的影响
        目前,青少年绝大多数是家庭中的独根苗,从小受到家长的过度溺爱,让家庭教育走进了误区,青少年家庭生活中处于特殊地位,进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此背景下,加大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难度[2]。


        二、社会转型时期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的相关策略
        (一)加强社会转型期的法制建设
        社会转型时期,要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需要尽快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制建设。近些年,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等情况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而且向着低龄化发展,但是,从我国对于青少年犯罪却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和法规,这也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此时期,需要加快法制建设进程,加大对青少年犯罪情况的惩处力度,明确监护人对青少年犯罪所需承担的责任,通过法制建设培养社会良好的道德风气,从而促进青少年道德建设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逐渐来临,各类媒体也相继走进了公众视野。许多新媒体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在传播各类信息的同时,也夹杂了许多不良思想,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造成侵蚀。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大行业监管,净化舆论空间并加强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提升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促进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教育职能
1、将素质教育作为核心目标
        学校对青少年道德建设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和教学机构需要结合社会发展态势和时代需气,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学重心逐渐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将素质教育作为核心目标,改变原有的考核方式,实现多元化评价,以此,提升学生的自我完善意识。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需要各级原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进行教育和培训,促进德育在各学科渗透,加强教学监督和管理,切实保障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实施,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3、加强教育的统一指导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存在多种办学形式,一些社会办学受到经济因素影响,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忽视了德育教育,而教育部门对此类性质学校监管力度不足。因此,需要加大教育监管,实现教育的统一指导,避免教育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
        (四)加强家庭教育重要性宣传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环境,家长对青少年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和社会需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让青少年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改变家庭教育理念,注重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从而提升青少年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
结束语:

        青少年是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思想和价值观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康灵姝.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2-44.
[2]杨亚凡.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情境构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5(10期):88-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