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绍凡
会泽县新街回族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654213
摘要:基层党校教育是党校教育的核心,是党的建设的主要组成内容,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校党性教育应该随着新时代进行改善和创新。基于目前党校存在的合力不够,时效性不强以及成果运用不善等问题去研究和思考,探索出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的改进之路。
关键词:基层党校 党性教育 新时代
一、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基层党校党性教育变得逐渐重要,在2019年10月,光明日报出版了一本《新时代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教学专题实务》,该书证实围绕如何改进和加强基层党校党性教育为主题的教学书籍,该书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基层干部党校的教育工作,其次是从思想层面上改进基层干部教学的思路。而本书以理论概念、问题实践以及思想总结等方式全方面的介绍了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性党校教育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二、必须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
理想信念教育是党性教育的根本,开展党性理想信念教育是为了让党员有较高的思想和政治觉悟,让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情和党情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党依然领导着人民努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完成这一理想离不开党员的理想信念和辛勤付出。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基石,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思想素质,能够在党校内不断的自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1]。
(一) 武装党员
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的大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2]。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我们要进行思想上的武装,深刻的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布局以及总任务,在此基础中,我们要以永不服输的昂扬斗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推进。
(二) 设置党性教育课程
坚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形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效机制。科学地设置党性教育课程,规范党性教育课程中的制度,对于党校教育开展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分配,通过制度保障和政治自觉,保障基层党性党校教育的有效性。根据当下国内外的时事热点,以及历史上党性人物的历史故事,以及区域性的基层党校模范人物为背景,一方面强化述学、评学、考学措施,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况作为考核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设置激励措施,完善考核机制[3]。
三、抓好宗旨教育这个根本
(一)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党性教育的核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搞建设”先要“打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民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要推进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把人民的建设热情充分调动起来。
这就要求,必须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关切人民的热切需求。
(二)围绕党的初心和使命开展宗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我们党要始终保持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就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初心和使命在广大党员、干部内心深处铸牢,在思想深处扎根。
(三)围绕脱贫攻坚事业加强党的宗旨教育
围绕脱贫攻坚事业加强党的宗旨教育,是全党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除绝对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趁势而上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和伟大的“中国梦”,奋斗目标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放到第一位,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52个贫困县摘帽退出、2707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消除绝对贫困,打赢了脱贫攻坚总攻仗,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充分利用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这个重要抓手
(一)围绕重点开足开好党史国史课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学习党史和国史有助于理解党的思想理论,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有助于汲取党的失误和教训。在历史中体验和感悟党史和国史的党员智慧,党员信念以及体现出来的策略和风范,都有助于我们在理解目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
(二)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国史教育
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党史国史教育,有助于党员同志们在红色教育课堂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方位感受历史中先锋人物的所作所为,与其他党员同志一起讲故事,说感受,写心得,用鲜活的事例,实物的感受,群众的反映等各种方式理解红色精神的传承。所以,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主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红色教育活动的有趣性,也升华了学习党史国史的意义,可以让党员同志从真实世界中感受到真情实感,增强党史国史的影响力。
结语:
综上所述 党性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使其始终保持先进性和思想纯洁的重要途径。探索新时期下加强和改进党校党性教育的与时俱进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培养信念坚定的党员同志,才能坚定不移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杨春雪, 加强新时代基层党校教育的思考——评《新时代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教学专题实务》. 中国高校科技, 2019(11): 第98页.
[2]. 刘晓洁, 对加强基层党校学员党性教育的思考. 理论观察, 2016(11): 第21-22页.
[3]. 郑彦宏,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的思考. 学理论, 2020(02): 第96-97页.
[4]. 黎长祝,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校党性教育实践与思考——以广西武宣县委党校为例. 党史博采(下), 2019(05): 第30-32+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