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英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高岳中心校李楼小学 235037
摘要:在我国全面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过去“关注成绩”转为“注重能力”,从传统“被动灌输”过渡到“主动探索”,潜移默化地渗透核心素养目标。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新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理念,以“教学思想”与“学习行为”的转化稳步推进高效课堂,凸显现代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实例,以核心素养教育为切入点,从细读文本、构建情境、合作探究、问题导学以及角色扮演五个层面探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活动;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即在最短时间内,投入最少精力而获得教育成果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时间,避免任何浪费行为,有助于全面激活小学生自主学习、深度阅读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调动逻辑思维,推进有效的阅读理解。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本文立足新课标的根本要求,分享如下高效教学策略:
一、细读文本,促进阅读理解
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深刻的阅读理解能力,无论对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还是对未来学习与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应高度重视阅读训练环节,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深刻思考、大胆想象,深化阅读理解,提升综合素养。例如,学习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时,先由教师引领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围绕“长出鸟窝”分析关键语句,以此展开联想与想象。另外,为了引领阅读方向、明确阅读目标,根据本节课的主题设计驱动任务,如:“为什么变?怎样变?变了之后有何不同?”以此串联了整篇文章的主题要点,让学生有目的性的读、有创造性的读,或者尝试以分角色朗读的方法体会不同的故事角色,在鲜活的场景中揣摩不同的人物特征;通过多元化的文本细读策略,让故事中每个人物角色都“活”了起来,而学生也在亲自体验中习得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二、构建情境,激活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上,借助多媒体课件构建生动精彩的阅读情境,再现抽象难懂的语文知识,不仅有利于激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在趣味丰富的阅读过程中也能满足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要求。例如,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时,文章的语言质朴而又优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独木成景”自然奇观的感叹,大家在阅读中不断品味与感知,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为了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阅读体验,激起情感共鸣,课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大家仿佛真的“来到大榕树下”,在欢快的音乐背景中更直观地体验“百鸟鸣”和“群鸟飞”的场景,不禁发出感叹:“这里真是鸟的天堂啊!”学生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想要深入阅读课文,更易于在动静结合的阅读训练中获得审美熏陶。
三、合作探究,调动阅读思维
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同样在阅读教学中适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案,不仅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与阅读能力,也能促进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开展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锤炼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学习课文《将相和》时,本节课的主要阅读任务就是围绕“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展开讨论,剖析“廉颇与蔺相如不和”的深层原因。合作学习过程中,各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展开讨论,剖析故事来龙去脉、体会人物性格特征;结合不同的故事情节,大家的认知略有不同,如有的小组认为廉颇这个人物不懂得审时度势,不够大度;还有的小组认为廉颇知错就改而且一心为国。各小组的学习成果为本节课的深度阅读做好铺垫,最后再围绕“骗”、“逼”、“避”三个字从不同层面体会人物性格,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理解了三个故事的因果关系。
四、问题导学,凸显阅读价值
有效阅读的过程离不开“问题导学”的作用,“问题”是驱动学生深度思考的重要载体,而学生在会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会提出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而拓展思维。因此结合不同的文本阅读内容,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以问题启发思维,以问题开拓潜能,调动学生的深刻思考,凸显阅读的价值与魅力。例如,学习课文《纸的发明》时,围绕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自主阅读,总结这一段的主题内容与思想内涵,进而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故事,了解制作纸的原料以及过程等基本知识点。完成本段落阅读学习之后,继续延伸至现代生活视角,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纸和生态环境有什么关联呢?”、“纸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发挥了很大的功能,但是随着用纸量的增加,又会带来哪些问题呢?”递进式的提问,从纸的发明延伸到环境保护,渗透“节约用纸”的观念,最后再讨论:“我们应该如何节约用纸?”开放性的问题一次次启发学生的思路,综合锻炼了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角色扮演,深化阅读体验
真正有效果的语文教学过程必然离不开生生合作与师生互动,情感互动交流的效果远远超过传统的知识灌输,更利于激活学生的阅读热情,深化阅读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关注如何讲解知识、如何传授技能,也要更多考虑如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由浅入深地渗透核心素养。在阅读活动中,为了让他们获得深刻体验,不妨开展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深入文本对话,把握文本内涵。例如,学习课文《穷人》时,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表演课本剧,结合小说内容以及自己的创造性理解,通过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心理变化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生动演绎文本内容。整个角色扮演过程中,每个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在趣味表演中体会了桑娜与渔夫的善良、质朴与勤劳。
总之,阅读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个性需求,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发挥他们在语文课堂的主导作用,在深度阅读与多元体验中感知语文课程的魅力,激活强烈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小学生既能爱阅读、会阅读,也能有效阅读,落实核心素养目标,以阅读为起点实现终身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2020,17(34):39.
[2]莫伦概.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2020,(3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