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物理《机械效率》深度学习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1期   作者:杨振宇
[导读]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杨振宇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杨屯中学, 江苏  徐州221141

        一、学习结果分析
(一)课标内容要求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二)学习结果分析
        知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
技能:1.实验器材的组装、操作、数据的测量、记录与处理;2.会计算机械的机械效率
学科方法:在探究动滑轮提升重物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的大小关系及比例关系,得知有用功只是总功的一部分,机械存在效率且总小于1。
二、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概念涉及面广,内容抽象,并且是用两个功的比值来定义,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机械效率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三、学习者分析
        (一)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拉动滑轮时绳子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数量关系s=nh;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学生应具备的能力:1.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2.实验操作任务分工与协调;3.实验探究能力,如实验表格的设计、数据的读取与记录,数据的分析与归纳等;4.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能够辨别总功中所包含的有用功、额外功;额外功产生的原因分析;会计算各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深刻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
四、学习目标设计
        (一)通过对做功的分析,理解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三)知道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总小于1。
五、学习评价设计
(一)评价任务
1.说出“再探动滑轮”活动中的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
2.解释动滑轮实际的机械效率达不到100%
3.完成达标检测题并展示
4.展示本节“www” 中定滑轮、杠杆和滑轮组(补充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题
(二)评价标准
“再探动滑轮”等级评价量表



注:本文为《苏科物理示范性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