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1期   作者:包万彪
[导读] 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上,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逐渐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包万彪  
        格尔木市新华中学  816099

        摘要: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上,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逐渐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学生无论是思考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是习惯性的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很少有学生懂得转换思维,这就是学生从思维能力上显示出的弱点。从数学与学科的本质出发,由于学生认知上的局限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解题都会习惯性地运用正向思维去解决问题,很少有学生懂得换个角度考虑,这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弱点。本文笔者将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问题;策略
        数学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说,数学的教学,也是思维的教学。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正向思维的惯性教学导致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创造力的发挥。对于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新课改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最大限度的提升学习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实现数学思维的形成。以下笔者将从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具体如下。
一、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理念落后,限制学生能力提升
        受到传统应试思维的影响,很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对于逆向思维的认知较浅,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开展有效的教学手段,导致数学教学的课堂局限在基本考试知识的传授上。而且有一部分教师一直习惯于正向思维的教学模式,对于相关知识的整合与运用相对较差,使得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呈现出很明显的不足。这些教学思维上的限制,使得初中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思维僵化
        对于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学科来讲,数学方法是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在基本的教学过程中,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那些灌输式的教学也会使得学生形成惰性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初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它涉及了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既有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有提升训练的教学等等,它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以下笔者将对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在概念、定义的应用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对于数学的基础知识来讲,很多的概念、定义都是需要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和理解的,这样学生能加深对其的记忆,例如:绝对值的概念:“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如:︱5︱=?︱-5︱=?”这是从正面理解,但是从逆向思维理解的化,就会得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5,这个数是多少?”再如: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认识时,从正向理解是这样的:“若x1、x2是方程ax2+bx+c=0的两根,那么根据方程就得到ax12+bx1+c=0,ax22+bx2+c=0;从逆向思维分析,就变成了ax12+bx1+c=0,ax22+bx2+c=0,且x1≠x2,那么就会很简单的认识到x1、x2是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通过以上两个分析,学生很简单的就会学习更多的解题思路,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学生设置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概念进行题目解答,久而久之,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二)应用反证法和逆推法去思考和证明,训练逆向思维能力
        对于初中数学来讲,它的知识难度不再局限在简单的四则运算上,而是逐渐的向逻辑推理化、抽象转换等方面过渡,对于有些问题的解决依然是运用正向思维可以得到解决的,但是对于有一些问题,越是从正面思考越是没有思路,反而使得学生陷入一个思考的死角,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要积极的开展一些反证法的逆推法的训练,让学生在不断地训练中形成良好的逆向思维能力。
        例如:在《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章中“平行线及其判定”时,教师以“在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这一理论的判定为例,教师让学生从逆向思维进行假设推论,即从“不互相平行”的条件去思考,就可以得到这两条直线相交的结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一旦相交,那么就会出现交点,这样就会得到在同一个平面内,过一个点有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平行的理论,俨然与“平面内过一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的理论相违背,因此,逆向推理的假设是不成立的,那么例题中“相互平行”的理论就是成立。这样的反向推论,对于学生思考能力、学习创造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逆向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明显的价值。而且,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越市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它不仅可以降低学生解题的难度,让学生巧获解题结果,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思维和学习创造力。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期望广大的数学教师继续对学生学习的实际进行分析、了解,合理的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以上论述仅为笔者个人浅见,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耀鹏.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8)
[2]张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数学大世界(小学一二年级版),2019,(11)
[3]汤久妹.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
[4]姜芳.行成于思——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渊(高中版),2019,(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