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英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华口幼儿园
摘要:随着社会对幼儿体育教育价值的不断深入认识,户外体育活动成为幼儿园重要活动,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也随之不断涌现。但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呈昙花一现的盛况,难以持续开展下去。如何让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有序地持续开展?本文从活动挖掘的依据、活动计划的支撑、教师技术的保障、活动开展的形式等方面结合实际操作案例进行阐述,提出顺应发展的需要、循序渐进的计划、教师技术的支持、丰富多样的形式等要素保障幼儿园特色活动有序开展供同行借鉴探讨,以期共同促进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有序地持续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体育 特色活动 有序
体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规程要求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活动的地位重要,幼儿园既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兴趣、拓展思维,还要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养成,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因此,各地幼儿园争相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特色活动。经调查发现,部分幼儿园的活动经历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一段时间后,很难让活动有序开展下去。幼儿在断断续续的活动中,得不到持续的锻炼,身心健康发展受影响。如何让体育活动有序又有活力的持续开展下去呢?下面将结合我园的体育特色活动体能大循环活动研究展开阐述:
我园十分重视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将游戏化项目的点定为“构建户外体育活动区”。增加大型体育器械,购买各种实用的体育器材,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近两年来我园一直研究如何高效运用简单的运动技能锻炼幼儿体能,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新的活动模式。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体能大循环活动应运而生,成为我园的体育特色活动并有序地持续开展。
一、顺应发展的需要推动活动有序开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依照规程要求,基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我们不能对幼儿进行单纯的体育技能学习与训练,要让他们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因此,我们设想把枯燥的体能活动串联起来形成循环模式的练习,将基本动作技能的锻炼融入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之中。首先,我们根据园内户外活动场地的地形及植物分布特点,开展的“小小解放军训练营”活动。通过创设军营情境,以大二班为实验班开展军营体能训练活动。活动中幼儿以小小解放军的角色进行各种体能训练,幼儿参与率高、兴趣浓厚。我们尝试将日常训练的走、跑、跳、攀爬、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以闯关游戏串连起来,形成一个体能循环。利用“军营开放日”的机会让大二班将体能循环向全园展示。观摩的其他班的幼儿看着场上英姿飒爽的“小解放军”十分羡慕也十分感兴趣,纷纷表示要加入训练,随着大班级——中班级——小班级的渐进加入训练,各级组体能大循环活动应运而生。角色情境的代入充满激情,大大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升幼儿体能锻炼的效果。

二、循序渐进的计划支撑着活动有序开展
俗话说:计划在前,成事在后。计划能推动一件事的发展,循序渐进的计划更是支撑着事情顺利开展的必要。体能大循环活动深受幼儿喜欢,为了让活动成为常态化,大循环活动既有序、又持久、有活力地开展下去,必须要有详尽的计划支撑这活动的开展。于是我园根据幼儿园三年一届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年活动计划,三年一个周期,始终保持连贯性。计划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制定学期计划与月计划,并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运动能力特点,制定详细的技能学习进度。每个活动的开展都有实施方案与执行计划。各种实施方案与计划落实每一个活动,每一项任务,保证每个活动的正常开展,支撑着活动有序开展。
三、教师技术的支持保障着活动有序开展
教师作为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如何给孩子支持,如何使活动越来越有活力。一是教师要有“技术”支持。组织教师们进行专业的体育技能培训,了解、掌握常用体育技能的基本训练方法与注意事项,规范示范动作以及动作指导技巧,如跑、跳、爬、投掷、跨栏等动作技能;二是教师要“学会”组织。开展教师在活动中专项的组织、指导、保护等的培训,使老师知道每个项目怎么组织,怎么维持常规,对特别的项目怎么进行技术保护等。三是教师要懂得“使用”器材。体育器材是贯穿整个体能大循环活动,“如何使用器材激活活动”是老师们的必修课。开展一物多玩等培训和教研探讨,提高教师对活动器材的灵活使用能力,在活动开展时会根据幼儿的技能掌握与兴趣情况及时对项目作出调整。四是,教师对活动要有“指导”。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如何管住口制止手,有效地开展活动指导。开展教师实践研讨:在活动中的观察、指导的专题培训与教研探讨,帮助教师一步一步地建立活动意识,掌握专业的技能技术,支持活动逐渐地开展起来,并在活动中不断的探索与调整,使活动越来越有活力,幼儿越来越感兴趣。
四、丰富多样的形式滋养着活动有序开展
第一步:引起兴趣,激发参与的欲望
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开展的“小小解放军训练营”活动,训练幼儿的走、跑、跳、投、钻、爬等技能,并运用这些技能越过重重的障碍,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以汇演的形式让全园幼儿观摩活动,幼儿看到参加汇演的同伴们个个都“身怀绝技”之后,都纷纷想参与这种训练。乘着孩子们的这股热情,宣布训练营的开营,并介绍训练营的运作,孩子们纷纷积极参与。
第二步,保持兴趣,建立良好的常规。
以班为单位开展训练营的活动,每个训练营根据本班幼儿情况,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各种不同技能的训练,并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与方法。同时开始注重培养幼儿循环训练的常规,循环活动的每个项目加入规则,逐步建立幼儿按规则循环训练的意识。利用家长开放日或是学期末让每个小小训练营有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当上小小解放军,在台上展示“身怀绝技”训练,从而获得成就感,持续保持兴趣。
第三步,循序渐进,推进活动的进展。
随着训练营的不断发展,以班为单位的训练营已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我们将以班级为单位的训练营扩展到以级组为单位的体能大循环活动。在设计每个级的循环路线以及循环项目内容时,我们考虑到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能力,将小班的循环地点设置在后操场的篮球场,场地直观可见,有利于教师对活动效果的把控。设置的项目内容主要是以走、跑、跳、钻、爬、平衡等简单技能通过,且项目数量相对比较少。中班的场地设置在教学楼的右侧,对幼儿的监管相对少点,尝试放手让幼儿自主参加活动。设置的项目内容主要以走、跑、跳、钻、爬、平衡等技能通过以外,还增加了对器械的使用,如投掷沙包,用球拍击球等,项目的数量也相对增加。大班的场地设置在前操场+1、2号楼梯+教学楼二楼,相对来说大班的场地设置老师对活动的把控更少,对于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大班项目内容的设置更多是要求对身体的控制及对器械的操控的能力。如“穿越红外线”要求幼儿灵敏地控制身体避开“红外线”;“翻越土坡”要求幼儿控制好身体平衡站在摇晃的轮胎上跳下来;“运送军粮”要求幼儿操控独轮车行走等等。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加跑动上下楼梯、走廊的项目,不仅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我们除了设计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的大循环活动,还需考虑到同一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发展能力,每个大循环分别设置了有两到三条的路线,供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选择,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机会。
第四步,整合资源,挑战混龄大循环。
以级为单位的大循环已形成良好的常规,幼儿能自主地开展大循环活动,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自主性与自我管理能力已达到预期的效果,接着尝试将中大班的大循环合起来,形成中大班混龄体能大循环。体能大循环对两个年龄段的幼儿同时开放,打破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线性框式,使团队的异质性大于同质性,扩大幼儿之间的广泛接触和交往,满足幼儿与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使活动更具有合作性与自主性。根据我园的场地与环境,在路线设计时尽量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设计出更有挑战性的路线,幼儿更感兴趣。在项目的设置中也特意设置一些平衡的路线,以方便大带小,大班的哥哥姐姐帮助中班的弟弟妹妹,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会交往基础。随着体能循环的深入开展,小班幼儿的大循环活动也形成良好的常规,与中班形成小中班混龄大循环。当中大班、小中班的混龄大循环活动都形成良性循环,接下我们继续探究开展全园混龄大循环的实践活动。
第五步,优化探究,大循环初显成效。
随着体能大循环活动的开展,我们对体能大循环活动的探索与研究一直坚持着,对活动时幼儿的运动量的把控,对整个活动节奏调节,对活动路线的优化。一直坚持每周两天的大循环活动,既保证幼儿一周的运动量与强度,也很好地保持着幼儿对大循环的期望值与参与度。每个学期前期与后期分别给幼儿做一次体能运动测试,监控着幼儿体能发展情况,为我们活动设计与整改的提供依据。
通过体能大循环活动的开展,幼儿除了收获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良性发展以外,更多的是良好品质的养成,如自制力、独立性、坚持性、自信心、责任感、环境适应、人际适应、挫折忍耐力等等。如幼儿从一开始小心翼翼地爬上高高的轮胎,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怯生生地跳下来,到现在从容地爬轮胎堆,自信满满地往下跳,孩子们的脸上充满了满足感。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一过程的转变包含孩子们的多少的付出与改变。同时,我们通过对幼儿身高体重进行抽查达标率为100%,这一数据揭示了:体能大循环开展以来,幼儿的身体发展情况越来越好。
体育特色活动已成为很多幼儿园不可缺少的活动,在实际活动中我们要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创设科学的、合理的、有趣的特色活动,有周期、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开展的活动设计、材料投放、活动指导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技术”支持,活动的形式更需要随着幼儿的兴趣与能力的发展进行调整,让活动更有活力地有序地持续地开展,让幼儿身心健康得到持续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彬.试谈加强幼儿体育活动游戏化.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2]鲍丽云.百度文库.教育专区.幼儿园自主性特色体育活动资源的开发
[3]梁丽英.浅谈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的开展.[J]《教育导刊》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