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1期   作者:周奕珂
[导读] 幼儿教育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热点的话题
        周奕珂
        澎博(雅、行)幼儿园  310000
        摘要:幼儿教育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热点的话题,在其成长过程当中,因为幼儿的世界观还没有构建完成,所以有很多的因素能够对其造成影响,其中音乐便是对幼儿影响较为严重的因素之一。在幼儿的教育过程当中,音乐教育对幼儿的情绪、性格等影响都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其可以让幼儿的人格更加健全,让其创新能力、想象力以及欣赏能力等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也能够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与机体发展造成重要的积极影响。所以音乐教育在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身心发展
        引言:
        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当中表明了在幼儿的教育过程当中,要紧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幼儿的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的整体教育目标,也能够更好的为幼儿的后期教育打下更好的基础。音乐教育便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其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体现,美好的音乐旋律可以让幼儿拥有更好的心里活动与艺术表现。所以要想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发展水平,就要将幼儿五大发展领域当中艺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之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这样才能够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得到良好的培养。
        一、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的发展的重要性
        1、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
        在人类的大脑当中,其创新的思维与形象的思维并不是连接在一起的,中间有一闪大门将其紧紧隔开,只有音乐才是打开这扇门的要是。所以如果能够在幼儿的教育过程当中提前将这把要是交给孩子,那么孩子便能够轻松的打开这扇门。当这扇门打开之后,幼儿教育过程当中的很多问题便能够很好的解决。在幼儿大脑当中含有的各个细胞会被音乐刺激之后提高其活跃程度,右脑的功能能够被良好的开发,并且左脑与右脑的联系程度能够更好的提高,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智力与灵活度。
        歌曲活动、节奏活动、音乐欣赏以及音乐表演等都是幼儿音乐教育当中的主要活动,如果将幼儿的音乐教育做好能够使学生的音域、音准、节奏感、乐感等技巧都会大大提高,通过长时间的音乐教育能够让孩子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可以让幼儿对音的强弱和高低进行区分,其次再对旋律、节拍、和声、音色等音乐因素进行慢慢感知。经过持久的锻炼,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会得到提高。
        音乐教学中,可以弹奏几个声音让幼儿们猜测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或者描述的哪种动物。例如在钢琴上通过二度不和谐音程的弹奏,模仿汽笛声;通过跑动的琶音弹奏出山泉流水声;通过跳音的弹奏,描述出小兔子走路时一蹦一跳的特点;通过低音区的的弹奏体会大象或笨熊走路的笨重感……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学习。
        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幼儿音乐的教育过程当中,一些音乐器材与教具能够大大的提升孩子的每一种感觉器官,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音乐首先调动的是孩子的听觉器官,当听觉器官被充分调动之后,孩子的视觉、嗅觉等感官才能够被调动起来,让孩子的音乐教育过程充满画面感,这是需要很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才能够实现的,所以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在进行《快乐的一只小青蛙》的时候,孩子能够通过歌曲当中的歌词、声音等来将小青蛙快乐、自信的画面感在脑海中构思出来,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构建世界观以及思维能力的良好方法。
        在进行《乌鸦喝水》这篇寓言故事的时候,老师可以将这篇故事改编为一首歌曲,这首歌曲不仅仅能够使孩子们感觉到音乐的魅力,还能够将故事当中的世界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不过所改编出来的歌曲一定要欢快、歌词也要简单明了,然后老师边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边使用教学器材来实景模拟乌鸦喝水的画面,让孩子感受音乐描绘的世界。这样可以让孩子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二、音乐教育对幼儿的情感发展的重要性
        1、利用音乐自身的感染力,培养幼儿的音乐情感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情绪对环境,绘画,表演,故事,游戏等会很敏感。因此,音乐教育中游戏的情境,图片的排列,场景的安排,游戏的开发等都会促使孩子情绪的发展。例如在“让座”音乐活动中,采用布局场景和游戏活动,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当地的活动。通过活动,孩子的情绪得到充分体验,孩子的良好品德受到尊重,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大大提高。
        2、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使幼儿获得全方位情感体验
        幼儿阶段是情感发展从初级到高级的枢纽时期,幼儿的需求也从简单的生理需求过渡到了社会需求阶段。音乐活动并不是一个人的活动,是和许多小伙伴一起,这样幼儿能够感受到和朋友在一起创造的幸福感,也能学会在活动过程中读懂对方的眼神含义,形成不用说话的默契,学会解析他人、接受不同的想法、欣赏别人的优点。教育学者经过多次的观察研究, 发现了节奏缓慢的轻音乐可以减轻急躁不安情绪对孩子的消极影响。把孩子从某种偏执状态拉到平稳状态里。慢慢地让他放松,可以达到冷静的状态,当幼儿听到这样的音乐时,在他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比较特殊的情感体验,造成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让孩子处于兴奋的状态,用音乐培养孩子就是要让孩子经常接触音乐,让孩子们感到快乐和平静。这就扩展了孩子的情感体验。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并不是一种单纯运用大脑的过程。更多而言,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0到6岁就是情感发展的高峰期。通过情感丰富的儿歌演唱,使孩子自然真实感受到音乐塑造的人物形象,使他们感受到健康向上的情绪,并通过多次演唱表演的方式得到强化,如幼儿学习歌曲《小海军》的时候都表现出骄傲的神态,萌生出对军人的敬仰之情和打败敌人的信心以及决心。学习《新年好》的时候,孩子们都可以感受到过年时喜悦的心情,增添了孩子们的幸福指数。这两首歌曲描述内容是不一样的,因此孩子的情感体验也不同。他们完全能够通过歌曲,理解歌词的内容、节奏情绪的变化,以及表达的音乐情感。
        结束语
        幼儿园音乐教育不是纯粹的教育,是音乐与教育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教育的本能活动是让幼儿养成好的品德素养,反映了孩子的内在方面。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体能等方面产生独特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音乐教育中,要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感知音乐、体验音乐、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慢慢吸收音乐的养分,让音乐滋养幼儿身心健康快乐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敏.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影响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23):225-226.
        [2]张胜光.论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7,37(24):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