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学习音乐兴趣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1期   作者:张瑶琪
[导读] 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研究儿童大脑发展的情况来看
        张瑶琪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研究儿童大脑发展的情况来看,幼儿在五——六岁时脑重已达1200克左右,约占成人脑重的90%,因此,幼儿期是大脑发展最快、最佳时期,这时期幼儿脑的功能不断趋向成熟,他们独立思考,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表现自己。音乐活动为他们创设了一个自由自在的表现自己的王国,在音乐活动的天地里,他们真正成了生活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抓住契机,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 音乐   幼儿    兴趣培养    
        幼儿园音乐活动以其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着幼儿的热情参与,孩子们在唱唱跳跳中愉悦身心,在敲敲打打中发展个性,在拍拍演奏中提高能力。在实践中,许多老师过分强调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内心的感受,她们更重视幼儿唱歌的音调是否准确、舞蹈动作是否标准、节奏乐敲击得是否整齐,因而形成了音乐活动突出技巧训练的局面。但艺术活动的根髓——感受,特别是幼儿自己的对音乐的感受被“挤压”得快没有了。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是基础教育,而是启蒙教育,是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的启蒙。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喜欢音乐的兴趣,是幼儿喜欢唱歌、表演,掌握与唱歌、表演相适应的最初浅的表现技能。要使幼儿有一种内在的情感投入、参与,使幼儿逐步产生体验美的情趣,教师首要的是要选择与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水平相一致的教学内容。
一、教材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多样
        能否充分地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发展幼儿创造性的表现自我的关键。如果只是把他们当作消极的接受教育对象,生搬硬套地传授音乐的知识、技巧、而不理会孩子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必然会使幼儿的潜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无从发挥。因此教师就要选择恰当方法、手段、活泼的内容形式去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情感。
二、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动起来
幼儿时期的孩子,自制意识还没有形成,很难控制子集的思想,按他人的意志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漫长的教育活动中,如果让他们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说教、教唱;被动地倾听抽象的乐理知识;是很难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幼儿动起来,才能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组织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的音乐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使幼儿能积极地投入音乐活动,我认为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必须游戏化。


(一)教材内容设计成富有情节的故事,通过音乐表演给孩子看
        音乐是表演艺术,又是听觉艺术,要使幼儿理解作品,必须调动幼儿的视、听觉积极投入活动。但是音乐毕竟是抽象的,即使带有歌词的歌曲,限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歌词的理解也存在问题。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感受作品,我们经常采用在音乐伴奏下的富有情节的表演,吸引幼儿的注意。
(二)由浅入深,由易而难,自由发挥,大胆想象
        音乐欣赏活动一般是让幼儿听听、讲讲、动动,由浅入深,从感官到理智欣赏的过程。
        因此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首先是听音乐,即在多次听赏后,才能加深理解。但音乐欣赏光靠幼儿的听觉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个运动觉,即让幼儿“动”起来。因为孩子是在“动”中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在“动”中活跃思维,产生想象,因而欣赏音乐除了借助教具、语言外,还要依赖动作的帮助,来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
(三)音乐活动游戏化
        富有情节性的音乐环境,还必须游戏化。要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活动,人人扮演角色,人人投入游戏,在游戏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尽管孩子的动作并不十分准确、优美,但是他们是在音乐声中表演,他们在感受着音乐唤起的快乐情绪。这样,幼儿的审美情绪就能渐渐地得到培养。
四、结合故事,帮助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幼儿的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不能主动、自觉地去体会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有效地手段,加强幼儿对作品的理解,使幼儿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启发幼儿去感受作品的美,从心里自觉去接受教学内容。教师如果把作品编成浅显易懂、富有童趣的故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五、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励幼儿去创编
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想、好说,因此,他们经常会有一些成人意想不到的想法与举动,教师应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入手,因势利导,让他们自由的发挥,鼓励他们参与到创编活动中来。这样,整节课不但气氛热烈,而且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事实证明,教师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提供一块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这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六、结论
        总之,兴趣培养是音乐学习的基础的前提。没有兴趣的技能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如果说音乐学习是目的,那么兴趣培养是手段,是过程。所以要发展幼儿的音乐水平,必须培养浓厚的、稳定的兴趣。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将每一个幼儿带进音乐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得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卓亚.《幼儿园音乐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4]《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