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潇华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古韩中学046200
摘要:综合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应当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过程。初中物理是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很多物理知识都是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某种理论性解说。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认为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首先应当是面对生活的教学过程,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要立足在生活的基础之上,这对于物理学习和物理的整个研究过程都是具有益处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明了物理学习的基本规律,因而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物理教学更加具有价值。因此,初中物理中的生活化教学更应当注重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挖掘出来,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中的这些物理现象来真正的解读初中物理学习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内心的信服感,这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典型的意义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内涵
(一)物理学习应当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来龙去脉
在生活化的物理教学与学习的研究之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来龙去脉。亦即,很多问题是如何产生与解决的,或者说,物理学习对生活具有哪些指导性的价值,这些是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应当着重描述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可以认为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更多的应当是一种引导学生去探寻物理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明确物理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以及学生在这个过程之中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是生活化物理教学的重要面向。从这个角度来说物理教学着重于使学生能够明确物理现象的来龙去脉以及物理知识的各种演化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和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意识,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推动意义和推动价值。
(二)生活中的物理学习应当让学生有亲历性的学习感觉
从教育理论上来讲,所谓亲历性的学习感觉指的是学习者能够以一种主体性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有自己的内心感受来升华到具体的学习规律的探索之上。因而我们认为,在生活化的物理教学中,实际上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物理问题的意识的生活感觉,这种感觉的培养能够使物理学习充满学生的亲历性。换言之,只有学生亲自经历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和富有深意。因此,对物理问题的生活化理解就具有了不同于寻常的思路和解决办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更多的是以讲究学生的亲历性为追求和主旨的。
(三)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应当更多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且更多的去肯定教师的引导者的教学角色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扮演积极的学习者的角色,而教师恰恰扮演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所谓引导者指的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以强制性的和填鸭性的教学角色出现在课堂教学之中,而更多的应当是以教学的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之中,这就是说通过教师恰当的科学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应当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双重互动的基础之上。
教师的出现更多的是以规范学生知识学习的方法和扩充学生更多的视野的引导者的角色来出现,而不再是以知识的权威来出现。因而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积极的扮演引导者的学习角色,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能够规范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规范,使得整个物理教学与学习的过程更加充满某种程度的趣味性。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课堂演示教学法
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演示的教学过程来进行展示。演示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通过课堂演示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加明晰物理的某些客观原理,通过这些客观原理来揭示物理学习的内在规律性。因此,在初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通过课堂演示的方法来让学生直观性的亲历性的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由此来培养学生更加强烈的物理学习意识和物理知识学习方式。
(二)教师可以布置适宜的生活化的物理学习任务
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物理学习任务也是生活化的物理学习方法的必然指向。通过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生的生活物理学习的意识,这对充分的保障学生的物理学习的空间的扩展和物理学习的知识视野的增长都具有好处。例如,在学习“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的时候,我就让学生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观察并记录家里的电路的布置方式,并绘画出家里的电路的简图,这对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具有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布置适宜性的物理学习任务的过程也能够使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我学习能力得以提升,物理学习意识的启蒙以及对物理问题背后的规律的演绎能够更好的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所在,这对于培养其自我探究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为学生布置适宜的物理学习任务,学生在这些物理学习任务完成之中能够进一步增强其物理学习能力。
(三)生活化的课堂的模式的建立
特别是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教师要特别注重于生活化的课堂模式进行引入。生活化的课堂模式的建立就是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为教学内容的引子。例如,在“认识内能”的学习伊始,笔者就利用ppt向学生们形象化地展示了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内能差异。这会使得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加具有其一定程度的乐趣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通过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理论解读,或者在去学习新鲜知识的时候的生活例子的引入,这都有利于学生从更为多元的角度来理解即将学到的新知识。因而,在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要特别注重生活化课堂模式的建立,通过这种课堂模式的建立过程能够更好的建构物理学习的课堂模式,使物理教学既轻松又有趣且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潜力。
结语: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来讲,我们认为,在综合素养培养的指示之下,我们更加注重生活化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通过这种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过程,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更多的探究性的激情,让整个物理教学过程高效且效率化。
【参考文献】
[1]赵树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
[2]王成芬.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措施[J].科技资讯 ,2020,(6).
[3]冯永礼.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J]. 才智,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