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倩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微课开始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应用,这就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被切实消除。微课教学是将相关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对更具先进性的教学手段的予以利用,使得学生能够在贴近内在需要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微课视频显得短小精悍,因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从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阅读教学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微课展开阅读教学可以使得信息技术、文章阅读切实整合起来,并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得教学效率大幅提高。本文主要从当下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出发,寻找到微课教学应用的可行之策,以期使得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大幅提高,学生能够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微课;应用策略
导言:
从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阅读教学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其对教学整体质量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少的语文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时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局限在较小范围中。若想使得此种情况得到改变,则要将微课加以充分利用,尤其是要将微课具有的优势切实发挥出来,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以更为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确保教学能够有序展开,质量达到既定目标。
1 设计课前导入,活跃课堂气氛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将课前导入切实做到位可以使得学生对课程主题有清晰认知,对学习内容也会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就可将学习难度予以降低,后续教学能够在更为轻松、活跃的环境中展开。在展开课前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学生间可以进行适当交流,并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如此就能够保证阅读教学效果更为理想。比方说,在对《落花生》进行教学时,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生字词,并可以对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有深入的理解。为了使得教学目标能够真正实现,教师要完成好微课视频的制作,将文章背景、作者简介、关键词句等均纳入其中,学生对微课视频进行观看后就能够对文章有一定的了解,并可理解文章内涵,这样就可对接下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情感基础。为了使得学生的兴趣更为浓厚,教师可将落花生实物或是图片直接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就可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此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如此一来,学生就会以更为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大幅提升,教学效果也会有一定程度提高。
2 利用微课补充课堂知识
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可知,阅读教学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尤其是要寻找到有效途径来使得阅读教学效率大幅提高。当然,有些知识的理解难度是较大的,而且小学生的年龄不大,拥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较少,所以在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时所要面对的困难是较大的。若想使得此种情况得到切实解决,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应该要对微课视频予以充分利用,进而使得课堂知识变得更为丰富,对所缺资料予以补充,如此可以使得学生的阅读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入,阅读教学的效率就能够切实提高。比方说,在对《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其对战争年代的生活并不了解,想要对五壮士牺牲的意义有深入的理解是较为困难的。
因此说,在展开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寻找到可行的途径来降低学习难度,提前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在此基础上完成好微课课件的制作,这样在展开教学时,学生只需要对微课课件进行观看就能够对五壮士的精神品质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在内心中生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采用此种方式展开阅读教学,可以使得教学效率有大幅提升。
3 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不大,心智也不够成熟,想要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中是较为困难的。在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寻找到可行的途径来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长时间保持集中状态。微课的主要优势是短小精悍,而且形式更为多样,将其予以应用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通过微课营造出合适的情境,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切实增强。比方说,在对《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展开教学时,利用微课视频将蝙蝠夜间飞行展现出来,同时利用动画形式对飞行原理进行演示,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超声波有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雷达工作原理进行理解,就可使得理解难度大幅降低。教师对教学情境予以营造时,还要对师生互动予以重点关注,良好的互动可以使得学生以更为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对文本的理解可以更为深入。
4 应用微课完善课后阅读环节
在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切实做好课前阅读、课中阅读可以使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入,然而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所以其对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相对低下,这个时候必须要通过有效途径来做好阅读能力的培养工作。通常来说,教师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为了保证阅读效果达到预期,教师则要对阅读方法进行传授,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总结,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有效地完成此任务,可以发挥微课的作用,带领学生在观看中,总结阅读方法。以《出塞》为例,在课后,我精心地为学生设计了《如何阅读诗歌》此微课。具体地,我在微课中,先带领着学生一起诵读这首诗歌,使学生在精读、泛读的过程中,形成语感,并在语言韵味的体会中,自主地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接着,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使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这首诗的创作风格是?诗人展现的意象是?诗人在这首诗歌中寄予的情感是?在这样的问题驱使下,学生会自主地对诗歌的创作方法进行给分析,从而深度理解诗歌内涵,提高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论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其短、小、精、整的特点,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并且笔者相信,随着微课的持续开发和利用,其将会在其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入探索研究。因此,巧用微课激活语文阅读课堂,教师要善于搭建平台,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池灺.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1):78.
[2]蒋婧.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154+156.
[3]杨楠.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