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婧涵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在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正在深入展开,学科教学也出现明显改变。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古文教学的受重视程度提高了很多。若想保证古文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必须要依据实际需要选择教学策略。本文主要针对当下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的现状展开深入探析,依据新课程理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使得教学的整体效率能够有大幅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策略
导言:
古文主要指的是以文言文形成文章的各类教学文章,对当下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予以分析可知,其中的古文数量是较多的,而且其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切实做好古文教学工作可以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大幅提升,并可促使其形成一定的文学素养。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展开,进而使得教学的整体质量有大幅提升。
1 明确学习古文的目的
为了使得古文教学能够有序展开,必须要将所要达成的学习目的予以明确,这样可以使得整个学习过程不会出现偏离正轨的情况,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可逐渐提高。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予以关注,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将确定目标,如此方可使得教学有序展开。
2 创新教学方法
对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的现状予以分析可知,不少的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方法组织教学,这就使得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展开,各学科教学的方式方法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广大语文教师在展开古文教学时应该要通过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工作,确保采用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如此方可使得学生的学习意愿更为强烈,古文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得到切实保证。当然,教师也要通过有效途径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并要对新课程理念有正确的理解,如此方可保证选择的教学方法更为适宜,学生能够在更为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的古文知识更加丰富,理解能力也可得到增强。比方说,在对《荆轲刺秦王》展开教学时,因为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古文也较为熟悉,因而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方式来组织教学。学生在对人物有一定了解后选择感兴趣的人物进行扮演,并要通过表演将人物心理充分展现出来,如此可以使得学生真正沉浸到文本情境中,理解自然就更为深入。采用此种方式展开古文教学,除了可以使得课堂教学在更为活跃的气氛中展开,而且其投入学习的状态也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样一来,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提高,学生也会掌握古文学习的相关方法。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学生在表演中出现问题的话,教师不可直接帮助解决,而是要引导其查阅相关的资料,如此可以使得学生对文章内涵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学习效率也就可以得到保证。
3 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古文的写作方法和现代文存在明显差别,这就使得学生的理解难度明显较大,因而在展开教学时必须要寻找到可行的措施来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理解,这是保证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对古文进行降解前,应该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营造出合适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产生代入感,尤其是要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如此方可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效果能够达到预期。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笔者会更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去做课堂的教学,比如在讲沁园春时,教师可以说“沁园春是毛泽东在路过长沙的时候发的一条朋友圈”。那他的打卡定位就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他的诗文就是他来抒发的情感。
类似于这种,然后讲《师说》的时候,教师可以说韩愈写的是一篇时评类的议论文,然后讲为什么是时评?就是针对当时的现象风气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那当时的风气是怎样的呢?然后引出文章的相关内容,这样可以把古文的内容和现代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去让学生们理解,因为古文的这种东西,确实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遥远。
比方说,在对《琵琶行》展开教学时,导入环节可以选择一首和文章意境贴近的乐曲进行播放,在学生沉浸在乐曲之后,教师对课文进行有感情朗读,如此可以使得学生的感官得到充分刺激,内心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而且学生也可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展开思考,并形成代入感,之后稍加指导,学生就可对文本具有的内涵有切实的了解。若想使得课堂教学的氛围更为活跃,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对多媒体予以充分利用,将和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呈现出来,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并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这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可以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4 加强引导,品味传统文化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语文古文教学的受重视程度提高了很多,切实做好教学工作可以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有清晰的认知。在展开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引导学生对文化内涵进行品悟,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则要对教学设计予以优化。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品位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一是要将爱国精神突显出来,大部分的古文均赋有这个内涵,因而在教学中要将其直接展现,使得学生能够在文章的引领下形成爱国意识。二是要实现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古文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是较多的,这些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比方说在教学《孟子·梁惠天上》时,仁爱精神是学生必须要理解和掌握的,而教学《勾践灭吴》是则要将关注点放在忍辱负重之上。为了使得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知更为深入,并能够通过个人的语言、行为将其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予以适当拓宽,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为深入,学习的整体效率会有大幅提高。
5 激励学生多阅读,促进学生对古文的理解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本身比较艰涩,写作时间离我们很遥远,表达方式与用词造句与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对于满脑子都是新思想、新价值观、新认识的高中生来说,很难找到共鸣,更是不容易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古文,体会古文的深意和内涵,就要鼓励学生多阅读,扩大学生古文的阅读量,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古文基础知识,为学好古文做好准备。如,实词、虚词、语气词以及句式的翻译技巧和经验等,都是他们需要积累、助其顺利学习古文的基础。如,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的教学需要,拓展课文的背景素材,丰富课外资料,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孟子》中的其他篇章,并把阅读中遇到的类似实词、虚词、多音字等记录下来,进行比较,以便准确掌握它们在各种语境下的用法和意思,增强学生对古文的理解,提高学习古文的能力。
6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理念下,古文教学在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展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明确古文学习目的,激发学生们古文学习兴趣;其次则应要求学生经常进行诵读,细细品味文章的内涵;最终,古文教学应实现引导学生品味传统文化,提升文学审美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晓娟.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研究[J].科技风,2020(10):58.
[2]崔益芹.探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31):75.
[3]赵进凤.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古文学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08):33.
[4]王丽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研究[J].科技风,2015(2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