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垚润
法库县叶茂台镇中心小学 辽宁沈阳 110414
摘要: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单单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小学生的学习上,同时还应该自觉承担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等的正确形成进行引导。但是从现阶段高年级阶段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笔者针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措施,希望有助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问题;优化措施
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人格,并且现代小学生很多都有早熟的倾向,同时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力。但是小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还尚未发展成熟,很容易受外界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误入歧途。因此,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以此保证小学生可以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一、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班主任为主体开展管理工作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负责管理班级,很多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都是将自身作为主体。而事实上小学生的才是主体。据相关调查显示,部分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都是通过直接制定各项规则的方式来开展,班干部也都是由班主任选定。小学生则处于被动遵守这些规则的地位。而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身心发展进入到高峰期,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如果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味的管理小学生,很容易局限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且可能阻碍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班主任已经是成年人,其已经形成自己三观,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直接以成年人的观念去要求小学生,非但达不到良好的管理效果,还很容易适得其反。
(二)缺乏多样化的管理模式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素质教育得以全面的开展,但是应试教育理念已经根深蒂固,部分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班主任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也比较繁重。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仅仅是对小学生学习情况和校园生活的监督,在这种被压迫的氛围中,小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正式因为这部分班主任采取的管理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不仅很难达到较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同时还严重影响着小学生和班主任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
二、优化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通过民主的方式选定班干部
班干部承担着辅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责任,其是从学生当中选取出来的,不单单要服务于其他同学,同时还需要制约其他同学的行为,让其他同学都遵守班级纪律和规则,以此提高班级凝聚力[1]。
以往班干部都是班主任凭借自己的主管意识直接选定的,存在其他同学不信服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存在也影响着班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优化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民主的方式选定班干部,一方面充分体现小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位置,另一方面强化小学生的民主意识。例如:在选取班干部时,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可以组织小学生召开一次民主选举班干部的班会,小学生可以自愿报名自己想要参选的职位,随后参选的小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并发表宣言,为自己争取投票,最后由班级内整体小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投票。通过民主的方式选取出的班干部,更具信服力,并且小学生为自愿报名参与,这样小学生也会更加认真负责的开展班干部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是完成班干部的选举后就万事大吉,而是应该通过轮流制的方式选取班干部,每一名小学生都有当班干部的机会。班干部的设置,不仅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具有辅助性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小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更加充分展示自身才能的舞台,在班干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小帮手。
(二)为小学生做好表率
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是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形成的重要塑造者,这就要求其不单单需要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还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为小学生做好表率,率先垂范,为高年级小学生做好学习的榜样。班主任在日常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言传身教,言行和行为举止必须一致。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件小事,重视每一个小的细节,以此面面俱到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2]。并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小学生将班主任作为学习的榜样。例如:小学生刚入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小学生进行自我介绍,随后再带小学生参观整个校园。一方面让小学生熟悉一下校园的环境,另一方面拉近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小学生做好学习的榜样,以此为后续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以激励为主优化班主任工作
对于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独立思维,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如果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过于严厉的批评小学生,很容易对其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对小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3]。因此,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小学生。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在每周五组织小学生评选出本周学习之星、班级贡献之星、劳动之星、文艺之星等,以此为本周内学习与校园生活中表现比较良好的小学生进行精神上奖励,并为其他小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现阶段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没有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位置,另一方面班级管理工作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作为班主任必须正确的看待自身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积极的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的优化班主任工作,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取班干部,以身作则,为小学生做好学习的榜样,并以激励为主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以及思想观念等进行正确的引导,以此为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清林.新形势下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学周刊,2020(24):158-159.
[2]王保生.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24):35-36.
[3]关勇华.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20(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