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班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1期   作者:李向敏
[导读] 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而言,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李向敏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中学     712000
 
        摘要: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而言,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他们刚从中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中挣脱出来,想要开始一段新的求学之旅,想要在新的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收获真挚同学情、深沉师生谊,在他们的脑海中充满了高中幸福生活的画面,甚至他们还会在报考该学校时在校园里驻足停留,欣赏即将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种对新班的期待与渴望使新班在其心中的地位被无限提升,为了更好的回应学生这种积极的心态与想法,班主任就应该切实做好新班管理工作,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平等、友善的氛围中收获快乐、实现自我价值,更快的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走上人生新篇章。本文先对高中新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几点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新班;班级管理
        能做到一个班级内接受同一老师的教导就是一种说不清的缘分,很多高中都是按照成绩进行分班的,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学业发展方向、学科成绩、学习态度等,而这些容易分析出来的共性特征也是引导后续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信息。对于学生而言,对班集体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这会影响到他对班级的整体看法,甚至会影响到其日后的学习生活,所以新班班主任就应该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承担起班级管理职责,在意学生分数提升的同时,在乎学生的心理成长与身体发育,着力协调学生群体共性与学生个体特性间的矛盾,以制度为前提融入更多的人本化元素,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班级管理做成一种犹如“外交”般的艺术,为学生长远发展助力。
        一、高中新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陈旧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让各科教学变得更加人性化,都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班级管理当然也应与时俱进,变得更加灵活、更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很多班主任已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沉浸在固化模式中不能自拔,过分强调学校、教师的主体地位,强制性的让学生学习校规校级,甚至还有一些教师直接烧上“三把火”,学生刚坐到新教室中便被来了个“下马威”,这样虽然能让学生更听话,但这种听话只不过是屈服于教师“淫威”下的表面配合,不仅对开展班级管理无益,更对学生日后发展无益,以至于许多学生直接对班主任产生反感,在日后的班级活动中不主动、不积极,刻意表现出满不在乎、可有可无的状态,导致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班内学生三五成群、分崩离析,班主任根本起不到主心骨作用,班级凝聚力低。
        尤其是在不熟悉的陌生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班主任的强硬压制会让学生感觉喘不过气来,内心过度紧张的他们,越不想出错越会出错,而教师在学生出错后如果还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给予其更多的理解与关怀,师生的之间隔阂会越来越深、矛盾会越来越大,学生表面趋炎附势,但心中却愤愤不平,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并且有可能将对班主任的这种敌意转嫁到学校、高考制度、社会上,像高考后撕书、试卷满天飞;大学生三观不正、价值导向不明等都多多少少与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观念挂钩,这就像是一种蝴蝶效应,会影响学生一生。


        (二)管理模式不合理
        在高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下,班主任崇尚高效率的管理方式,片面地认为自己这么做是为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日后发展,硬生生的把班级变成了自己的“一言谈”,自己好像就是封建社会中高高在上的皇帝一般,有经验、有远见,貌似学生只要听自己的,配合自己就能收获美好未来,所以班级内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是一个人说了算。许多班主任从来不会去想,自己这么做学生是什么感受、他们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他们愿不愿意接受、他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或建议,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年岁尚小,新班学生很多都未成人,对社会的认知确实可能没有班主任全面;一方面是因为班主任自身有多年的教育与班级管理经验,年年这样却都能带出好学生,难道是没有不适应而中途退学或成绩不好的学生么?可能只是班主任自己选择性的遗忘了。因此,很多学生在刚步入新班的那一天就被班主任用规矩、制度封上了嘴巴,第一天就失去了言论自由权,第一天就被扼杀了主观能动性,有些班主任甚至还会对不服管的学生实施特殊照顾,将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与“吹毛求疵”混为一谈。
        二、提升高中新班班级管理质量的措施研究
        (一)班主任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管理观念
        高中班主任在其从业生涯中带过很多毕业班,有些甚至还带过许多被当成教育成功案例的重点班,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他们会习惯性的用成绩优劣去评价的一个人,在新班开学之前,他们往往会通过录取成绩去的初步了解所带学生、所带班级,对成绩好的学生格外在意、成绩差的学生格外注意,成绩中等无特性的则很难记忆,所以在后续管理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因为主观因素产生的认知偏差影响到公平、公正。因此,班主任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管理观念,首先要坚持平等与民主原则,将每个学生都当做富有色彩、值得关注的特殊个体,不歧视、不偏向,一视同仁,既然选择带领这个团队就要相信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出色的、都是好样的、未来都是有大发展的,尽心尽力去做到班级内部平等;其次,班主任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关爱,毕竟会有部分学生不走读,对于初次离开家的他们而言会有诸多不适应,班主任应给予这样的特殊群体更多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学校的爱,并运用多年教育经验有前瞻性的看到学生身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其引导与帮助。
        (二)正确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生管理中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重要,也更加重视员工管理,为的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创造更大价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人发现强硬的制度管束只能让员工与管理层间的隔阂越来越大,而加入更多的人性色彩,让员工感受更多关爱,赋予其一定权利,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转变后往往能让管理更高效,而高考就像是有限的市场,新班学生就像新企业,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激发学生管理意识,主动参与到管理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新班级、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新开始,班主任对学生不够了解、学生对老师更不了解,相互不知道彼此的长处与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要进行正确引导外,为何不将权利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事物的过程中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去观察他们的优势与劣势,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班主任应该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让学生通过推荐、自荐的方式去竞选自己感兴趣的班级管理职务,将班会打造成小舞台,学生可在讲台上发表竞选演说,展示自我、让更多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其他同学则要根据心中所向来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管理者,在选举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如现有班级管理职务不能保障一人一岗,教师则可合理设置更多岗位,如副组长、副课代表等,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学会包容理解、砥砺前行、携手成长。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做好高中新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引导作用,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措施去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让其更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节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新刚.浅析新形势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策略[J].考试周刊,2016(68):182-183.?
[2]张振宇.高中班主任管理技巧与方法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6(24):102-103.?
[3]赵红梅.试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课外语文,2017,(2)?:192.?
[4]冯志刚.探究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之艺术性[J].广西教育,2017(6):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