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善”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1期   作者:郑莲花
[导读] 高校辅导员面对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因此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
        郑莲花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珠海 519090
        摘 要:高校辅导员面对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因此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到心怀善意,真诚的接受热爱学生,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避免矛盾的产生。因此“善”磨炼,不但辅导员个人品德修养的过程,同时也会影响整个学生群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善,真诚,爱学生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利万物而不争,却可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生命,宽厚对待他人,拥有广阔的胸襟,才可承担更多使命。[1]做一名高校辅导员,面对各类的学生,拥有像水一样的品质,显得极为重要。对待学生,需要友善的关爱也需要坚定的规矩、要善意理解更需要积极的回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他们的成长,其中“友善”则是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相处的核心。
        当代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多样化,他们都是90 后、00 后,在这当中,有一部分同学,他们思维活跃,以快速获取最新的消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内心浮躁,表达的观点有些过于片面;他们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但心理承受能力差;向往被认可享受成功的光环,但缺乏行为动力;他们的信息来源很广泛,但是知识学习不够深入;他们懂得运用发达的信息技术,但却追求速成,缺少沉淀。[2]
        在和这类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不是很顺畅,甚至他有些语言会令人感觉不是很舒畅,如果没有心存善意,则很可能导致冲突的发生。同时也会增加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挫败感,从而引起职业倦怠,对辅导员工作失去信心。因此,作为一名辅导员,在心中埋一下颗真善美的种子,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
         一、“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起到的关键作用
        (一)“善”可以减少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这里所谓的冲突和矛盾引起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不当的行为,二是学生不当的言论。“不当的行为”包括:旷课迟到等纪律相关的不当行为,以及在学习生活中所体现的消极行为,例如不积极参与课外活动、集体荣誉感缺失等;“不当的言论”包括:在微信群、朋友圈当中针对某一问题,所发表的不恰当的言论,以及在与老师和同学沟通过程中所表达的不适当话语。
        针对上述现象,假若没有心生善意,则很容易因为这些文字和语言表面所传达的意思,而使人心生怒气,从而与学生产生矛盾,发生正面的冲突。而心存友善,则会使人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应对冲突,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学生发表这些言论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打开学生心结,化解矛盾。
        (二)“善”可提升辅导员的自我修养
        面对逆耳的言语,叛逆的行为,仍能以“向善”态度去接纳,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修为。长此以往,便会提升辅导员的思想境界,使人更加沉着冷静的去应对棘手的事,以种心如止水的态度去迎接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各类挑战,处事不惊、遇事不怒。长时间用这种“善”的心态处事,也会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获得感,促进师生感情的升华。


        (三)辅导员的“善”会影响学生的品德修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辅导员做好榜样,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行为。当然这种影响不是一天两天,或者做一两件事,就可以达到教育的效果,而是要长期坚持,为学生营造这样一个环境。笔者一直以来,跟学生强调的理念就是:“步入大学,愿你们树立远大理想,若你觉得远大理想太难,那就祝愿你们可以顺利毕业,如果你觉得毕业太难,则希望你做一个关爱他人的善良的人。”一颗善良的心,带动一群善良的人,一群善良的人走向社会,则让整个社会充满爱,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4]观充分彰显。
         二、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到“善”
        (一)真诚的接纳学生
        学生的想法不一,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首先要做到完全的接纳学生,真诚的去热爱他们,只有这样,当他们犯错误或者说一些偏激的语言的时候才可以理性的去面对。以笔者所带学生为例,在笔者所带的班级当中,有个班级是三二分段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但是笔者从他们入学开始,就以十分诚挚的态度对待他们鼓励他们,从不会因为他们基础不如其他班级而说一些带有偏见的言语。与他们相处一个学期后,虽然他们的成绩水平或许不如其他班级,但是笔者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是充满爱,心怀感恩的。
        另外一个事例是,笔者的一个学生,与班级同学相处不是很融洽,与老师交流时,所用的言语也并非让人舒适。其实笔者每次与其交流也有一定压力,因为该生所说的一些话,一时间会使人不知如何答复,同时还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面对这样的学生,笔者首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就事论事地与其进行沟通,不针对其言语与其产生言语的冲突,其实,针对其不当的表达,客观的告诉该生,如此说话方式给他们带来的不适感受。起初这样交流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是经过了一个学期,笔者收到了该生的一条信息,大致内容是:感谢老师一直的教诲,曾经的做的失礼之处请见谅。
        无条件的接纳学生,温柔和坚定、规矩和关爱、理解与回应,辅导员做到“善”的关键。
        (二)提升辅导员的自我品德修为
        辅导员面对众多学生,必然不是所有语言都美丽,固要学会跳出这个圈子,不为片面的言语而动怒或是因不当的言语而过度环绕心中,久久不能释怀。要不断的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抬高自身的思想境界,读万卷书,做自身达到一种宁静致远的心态,才不至于因为学生的只言片语而沮丧,心胸宽广了,便会对万物都充满了善意。
         小结
        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鲜明,面对这一样一个群体,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则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有一定的品德修为,那就是要到心怀善意,真诚的接受热爱学生,才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避免矛盾的产生。同时这种“善”磨炼,不但辅导员个人品德修养的过程,同时也会影响整个学生群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云燕.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J].青春期健康.?2016年23期?第67页
[2]王 颖 徐向楠?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研究[J]  山西青年.?2019年17期?第130+132页
[3]袁旗 “问渠哪得清如许”之“渠”字考释新乡学院学报[J].?2020年08期?第52-54页
[4]阮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年09期?第115-116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