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四川省汶川中学校 623000
摘要:新课标、新教材为语文教育教学带了新趋势、新思考,也对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对传统阅读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突出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促进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提高。本文探讨了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对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应革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突出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培养作用,进一步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将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开拓高中生阅读学习视野,培养其阅读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为其日后的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突出阅读教学资源的整合,强化学生阅读学习能力
群文阅读以一个议题统领多篇选文,打破了传统单篇教学中“量”的局限,开拓了高中生的阅读学习视野。其次,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增加阅读“量”,还更注重“质”的提升,使高中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1]。在阅读“量”上,多多益善,但联系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教师要利用好议题来整合资源,为学生精心筛文、组文,以议题驱动阅读,设置阅读任务,使群文阅读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在真实的阅读情境中锻炼、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选文和组文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阅读学习能力培养入手,使高中生边阅读,边思考,把握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高中生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发展[2]。
例如,教师可以将《我二十一岁那一年》《少年初识愁滋味》《失去的岁月》等组成一组选文,以“青春的滋味”为议题,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对几篇选文主人公“青春的滋味”内涵进行探究及思考,概括共同点,进而结合实际,思考如何更好地度过自己的青春。群文阅读以丰富的阅读学习资源,为高中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而教师通过对阅读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阅读实践的“质”也得到提升,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阅读,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培养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使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二、注重开拓高中生阅读学习视野,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有效发展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是当下新课标的主要趋势。群文阅读教学通过群文共读,不仅跳出教材局限性,使学生的阅读学习视野开阔,还能让学生通过对多篇文章的对比分析,使其进行深层次地学习及思考,以促进其语文知识的内化[3]。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探究和整合,以结构化的组合引发困惑,启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以群文的基本课型“1+X”为例,教师可以以“古诗词中的矛盾”为议题,选择《采桑子》《渡汉江》《水调歌头》《题烟雨楼》等一组文章进行群文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采桑子》中的矛盾冲突的表现、原因和方式进行思考、讨论和整合,之后利用《渡汉江》《水调歌头》《题烟雨楼》等选文拓展学生视野,巩固所学,培养其语文思维能力。群文阅读教学,将语文阅读学习置身于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发散,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使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三、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推进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突出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使群文阅读教学与语文阅读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对高中生参与阅读学习提供重要的指引,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有效[4]。
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填鸭式教学模式,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群文教学“读、比、议、同”的各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不再是教师单向告诉学生如何做,而是靠学生去发现,去比较,去讨论,最后形成集体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而这个自主探究过程便可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及探究思考当中,透过文章现象,对文章所表达的本质及内涵做好把握。比如史铁生的《我二十一岁那一年》、梁晓声的《少年初识愁滋味》、周国平的《失去的岁月》等组成一组选文,教师可以设置表格让学生对这组选文的“青春的滋味”进行自主梳理,进而小组合作探究在不同人物、不同经历之下,对“青春的滋味”的共同认识,并在全班进行分享,最后达成对“青春的滋味”的共识。通过这样一组选文的学习和探究,能使学生对青春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进而探寻一条更好的度过自己青春的路径。
这样一来,激发了高中生群文阅读学习兴趣,使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结束语:总之,在开展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既要把握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又要立足群文阅读的教学特点,使群文阅读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使高中生能真正参与到阅读学习及思考中,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使阅读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发展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群文阅读教学,从多角度、多方位契合了语文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为统编教材的“任务群教学”提供了新举措,因此,群文教学的策略的研究和运用,对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人深耕细作。
参考文献:
[1]石琪琪.群文阅读模式中比较阅读方法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0(09):91-92.
[2]张幼良,杜艳红.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刍议[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0,34(04):105-110.
[3]郝玲君.“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46-47.
[4]张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13):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