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自主学习力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7月第21期   作者:王辛
[导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王辛
         黑龙江省依安县第一中学 161500

        [摘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自我约束力;自主性;难度;目标
        前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获取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使孩子们变得更聪明呢?现在教育界普遍都意识到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探索。所谓“自主性学习”,它是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一定的情景,提供学习活动所需的器械和材料,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感知、自我发现、自我调控、自我练习、自我评价学习活动,形成自己的观点,找出学习的问题,然后通过交流讨论获得正确的认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的确立的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看到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但是,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当前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自主学习力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使得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体现出来。
约束力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我约束力来源于对理想和愿望的追求
        “信仰、理想、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的核心。”人有了一种心理需求,有了一种渴盼、一种信念,有了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在学习、生活、创造方面有了追求优秀追求卓越的良好愿望,那么,他时时刻刻会告诫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严格的自我规范、自我矫正、自我发展,坚忍不拔的去追求,矢志不移的去付出,在逆境中沉着冷静、昂头挺胸,在顺境中也深沉稳健、不得意忘形。
        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往往是没有理想、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形象模糊的那部分人。所以,要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激活学生自我约束力,我们必须指导引领树立崇高的理想、远大志向,坚定立志做一个有抱负、有社会价值、展现生命意义的创造者的信念。这看来是一个老话题,其实,在新的社会背景、新的教育背景、新的个体心理背景下,还很值得我们下功夫去做细、做新、做实。
二、自我约束力来源于身边榜样的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任何时候都要讲自我约束,没有自我约束力,就削弱了前进的动力。在班级,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榜样,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身上、心灵上、思想精神上留下痕迹。因此,这个榜样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让 “榜样”力量在各方面发生震撼作用,以引发学生启迪自我约束力,蓬蓬勃勃的开展自我教育活动。


三、自我约束力来源于相互间的竞争
        我们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要尽量多的组织学生个体与个体间、小组与小组间、班级与班级间在学习、生活、活动、日常行为、讲文明讲道德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等方面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去激发学生潜力,在竞争中去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使其逐步发展得更全面、更健康、更充分、更具活力。
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力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一、运用数学魅力,提高学生兴趣。
        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数学理论的迷人之处就是在于能用最简洁的方式揭示现实世界中的量及其关系的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对称美,简单美,和谐美,激发强烈的数学兴趣。
        体验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在其发展各个时期就与人类的生活及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解决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通过数学史的学习,不仅可用数学家的勤奋治学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且还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公式、概念等理论的创始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教会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三、创造机会,培养交际能力。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四、提供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我们的教育要从空洞的说教的圈子中跳出来,多多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在事实面前体验和感悟,从正反两方面吸取经验和教训,不仅为理智的选择提供依据,而且为前进寻求动力。总之,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的产生,是各种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培养训练、启迪激发中,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辩证的对待和处理所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善于利用教材,灵活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彬《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的探索》[J]
[2] 王升 《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J]  教育研究 2001、2?
[3] 刘郁香《基于问题式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