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7月第21期   作者:华荟
[导读] 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础,国家发展的关键。

        华荟
        江苏省无锡市梅里中学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摘要: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础,国家发展的关键。教育的追求是提升学生文化水平、专业能力,使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品质,更好的融入生活当中。教师需要把握课程教育追求,立足实际。本文将深入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素养追求,探索新时期背景下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方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前言:多年的教改使得人们渐渐明确了基础教育的追求便是核心素养,很多国家都有表现出高度关注,投入大量资源。核心素养的着眼点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基础。新时期背景下,唯有关注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
一、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世纪,信息技术背景下,信息技术需要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包括信息社会责任、数字化学习创新、计算思维、信息意识总共四个部分。
( 一)信息社会责任
        这里所说的社会责任是指个体在行为自律与道德规范中必须遵守的责任。近些年出现了很多道德问题、安全问题新闻和网络有关[1]。所以使网络的学生需要具备责任心、社会责任意识,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很有必要。
(二)数字化学习创新
        所谓的数字化学习创新本质属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21世纪被称为信息化时代,市面中有各种各样的数字工具。具备创新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是每一名学生都必须具备的素质、素养。
(三)计算思维
        在新课标中,计算思维是很重要的内容,表现的是个体对于计算机科学思想方法的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过程中,脑海会经历一系列活动[2]。在程序教学中计算思维尤其重要。如Python的程序教学,使用编写程序达成指南效果。学生的计算思维经历抽象、建模与设计算法一系列过程。
(四)信息意识
        所谓的信息意识说的是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目标。新课标有对其展开深入分析与解释,具有很强操作性。七八年级的课程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实践的内容,比如让学生制作主题小报,此时学生脑海就会形成立体思维。在制作主题小报的时候,除了应用到信息技术内容,同时还需要学生考虑语文、艺术等方面的学科素材与话题。信息技术属于现实工具[3]。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图文混排。这时候学生脑海中如果可以呈现清晰的流程,就能够完成艺术字美化、文字间距调整、图片环绕调整、版式调整。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
        之所以初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为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品质。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面对核心素养教育背景,如今社会的教育不能只考虑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人们享受信息技术便利性条件,应当同时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必须遵守相关的文明公约、道德规则、法律法规。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信息技术课堂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习社会责任,明白社会责任道理。信息技术课堂配合情景教学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信息安全意义和价值,并将其变成自己的理解、素质与能力,成为文明上网的一份子。
        比如在信息的甄别与管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导入网络诈骗的视频作为案例,此时学生明白了网络的风险和不安全。学生渐渐形成与具备了信息甄别能力。再比如学习优化计算机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对于计算机的影响。此时学生明白了不能随意打开不明邮件、不明软件,不可以随意转发这些有病毒的内容,否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影响很大。
(二)探究活动增强学生数字学习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创造合适的条件组织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不应该使用传统方法,教师有必要使用探究课堂组织学生学习知识。探究活动的特点是综合性、开放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数学工具创新实践,形成自己的知识理解、知识能力。
(三)项目教学培养计算思维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是很重要的事情。培养计算思维说的就是让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各种问题。设计程序方面的教学能够很好的开发学生思维。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程序设计内容占比不大,教师不应该简单依靠程序教学过程开发学生计算思维,使用项目教学往往能够获得更好效果。
        比如在学习用数据说话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统计午餐为主线任务,学生自己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学能力,能够顺利解决各种问题。
(四)自主学习培养信息意识
        初中生喜欢接触网络,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操作十分熟悉。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使用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方式,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设计课堂内容的时候,以学案配合任务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知识。学案可以使动态图和图文指导,也可以是微课让学生自学。任务明确学生做什么以及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比如数据库的简单应用,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三个知识点进行筛选与排序。每个任务都要明确要求,对于难重点应提供微课方面的支持。学生如果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奖励。学生在自学中,教师为提供指导,发现问题并进行讲解。
        自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状况。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使用网络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筛选与解决问题能力。利用微课与学案的配合,学生信息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结语:面对新课改的持续性推进,如今我国的教育部门表现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度重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需要以信息技术的学科素养培养为切入点,做好引导工作,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203.
[2]任柏成.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应用的优势和建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3):38-39.
[3]罗珊染.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