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 勇攀高峰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2期   作者:吴意芬
[导读] 2020年是个非比寻常、不断见证历史的年度,

        吴意芬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0年是个非比寻常、不断见证历史的年度,来势凶猛至今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节奏。经过前无古人的云端复试和隔空告别的毕业季,熬过漫长的假期,各高校终于迎来了早已蓬勃雀跃的2020级研究生新生。他们在接受了大学四年的洗礼后,很多人对研究生新生活的憧憬早已不再迷茫,很多同学都抱有明确的目标与渴望:硕博连读,攀登学历教育的最高峰;硕士毕业去考公务员,参与国家治理;甚至有的学生期待毕业后自主创业等等。无论他们抱有何种期待,都需要在导师的引领下完成视野的开拓、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的深度塑造。唯有如此,才能认识自我,成就自我。
        如果说本科阶段的主题是完成深度的课堂学习和适应独立生活,那么研究生阶段则强调对某个专业领域或应用方向的钻研。正如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所言,格物是致公的基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立读研之志,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追寻以学术为业的遥远呼唤,并选择一种在枯燥乏味和自我否定中不断挖掘动力与快乐的生活状态。这远不止于知识资料和奖励证书的积累,更关乎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并培养相应的研究思维与能力,需要在探索和试错中不断体会。虽然无法在前行时躲开所有的坑儿,但一些有关科学研究的认知偏差值得我们尽早擦亮双眼。作为新一代青年学子,要立志修德,勤学笃行,承担起振兴祖国大业的重任。
        不可否认,知识改变命运,现实中也有不少人通过学术科研换取名利双收的,但毋庸讳言,带着功利的目的,学术、科研都是难成大器的。首先,做研究绝不能只靠紧跟政策热点的随波弄潮,而是要找到并持续关注能让自己产生兴趣的专业领域。特别是文科院校开设的很多专业与国家、国际公共事务紧密相关,所涉及的社会事件和公共政策总是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变化,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然而,光怪陆离的复杂性内部存在的某些演进规律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这才是科学研究所要探寻的目标。

具体地说,就是要以兴趣为导向,一层一层地剥开事物的迷惑外壳,着重分析其中的发展历程、因果关系和发生机制,并基于核心价值主张提出有建设性或批判性的意见。其次,做研究应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血来潮,要有长时间坐冷板凳的坚韧和毅力,并坚持做好规划与日常自律。与突击准备期末作业和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不同,科学研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投入才能收获有益的成果。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在明确兴趣点后结合能利用的资源和自身的能力确立可行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将远期目标分解为一些易于实现的日常计划,并主动学习文献管理、数据分析等研究工具,积跬步以达千里。最后,做研究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闭门造车,而是要主动学着沟通与反思。诚然,科学研究以独立思考为基础,但“独立”与“独自”迥然不同,个人的思考往往在师友之间、特别是与导师的交流甚至辩论中才能得到明晰和深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我们常常会触碰到智识的边界,沟通和反思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同暗夜密室里吹来的一阵清风,令人恍然大悟。
         对于那些早已铁心继续深造、攻读博士的同学来说,他们或许不得不面对“读书读傻了”的异样眼光,承受着“榆木脑袋”“书呆子”的刻板印象。此时此刻,他们最为亟需的是告诫自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奇美的景色常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行进的路上偶尔孤单但绝不孤独。要敢于正视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气馁、不焦躁,虚心向导师求教,历练自我战胜挑战的信心和能力。摆正心态,别太在意别人的指指点点。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肯定自己的每一个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朝着既定目标迈进。大诗人泰戈尔曾说:“最好的事情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所以不必慌张赶路,按自己的节奏步履不停地走过每个今天。”做学术搞科研的本质,就是要摈弃功名利禄,轻装上阵去攀登无人之境,醉心于探寻世界的客观真理。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未来几年的研究生生活将是学生生涯的终曲。但放眼未来,研究生阶段的数载时光也只是更广阔人生的序章。朝气蓬勃、奋力奔腾的“后浪”,经过老师的循循善诱和自我锤炼,能够成为具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练就一身过硬的专业本领,在无常和动荡的浮事中寻得并实现最初的期许,洞见世间的参差多态,成为内心丰盈饱满、人生丰盛美好的栋梁之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