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2期   作者:张凤云
[导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面,

        张凤云
        (齐鲁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250200)
        摘要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面,在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的基础上,教育引导要面向社会需要,面向行业发展,面向职业要求。当今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的机遇和挑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把握专业知识、掌握专业能力、理解专业发展、树立专业目标、规划职业生涯,可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效。因此,多方式多途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紧迫性、现实性和重要性。大学生思政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必须依靠多方式多途径来开展。
        关键词:  多方式多途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人才培养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受到了各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实的专业技能、协调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协作精神。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契合,不是自发完成和实现的,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依靠专业细致的教育和指导来完成。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担当着重要的责任和任务。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首先进行自我的全面剖析,客观地分析主客观因素及职业环境,其次通过自我定位从而设定自己的较为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订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最后完成既定目标职业的过程[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评定、总结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人的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做出有效规划的教育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核心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满足全社会对各行业高等人才的需求[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教育实践并不长。之所以近年来蔚然成风,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行业技术的迭代更新、以及人才需求的深层变化密不可分。
二、多方式多途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等教育以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为己任。高等教育无论哪一种专业和学科,都必须面向社会需要,面向行业发展,面向职业要求。面向社会发展,就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态势和新要求,不断把经济、科技、民生和社会服务领域产生的新需要和新要求内化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之中,以保证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建设之所需。面向行业发展,就是根据行业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把握行业发展规律,把握人才培养重点,抓住人才成长的关键期和关键点,把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很多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就是基于这个道理。面向职业要求,就是要使得高等教育毕业生具有就业竞争力,适应岗位要求,符合职业期待,成为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总之,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当今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高竞争压力,促使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新时代高等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运用多途径多方式的教育才能实现。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大学生教育的始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长期性和连贯性,对待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需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些特点,决定了该方面的教育必须依靠多方式多途径来开展。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大学生教育的始终,除了依托课堂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训,还有丰富多样的途径和方式。教学模式可以包括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过程可以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协同学习等[3]。    
第一,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依托课堂教学进行。课堂教学分为“如何教”和“如何学”。其关键核心在于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确定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教学考核,最终目的是达到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转换成个人综合能力,把观念转换成行动。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贯彻“德育为本”的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中心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为此,课堂教学需要整合多方式和多途径,并从中调度出合理的课程学习方案,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建立课堂教学的知识系统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的学习成效转化成现实的行动成果的过程,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向技能转化、观念向行动转化的课堂学习效果。
        第二,课程建设与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规划设计,主要是解决课程如何安排、课程如何开展、课程目标及结果是什么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职业生涯课程规划模式的建设。在解决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等方面,在安排课程建设的同时,应注重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仅在毕业年份,而是从大一入学就应着重关注,确保有序开展大学生生涯职业规划课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专业特性,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现场操作要求高的行业,实践所占比重应高于普通理论教学。
        第三,教学改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与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息息相关。为此,需要进行理论研讨和教学实践研究,充分把握课程特点,理解教学规律,掌握培养目标实现的方式和方法。首先,要密切关注大学生就业实际和大学生职业发展现实,找到大学生培养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问题和困境,寻找教育突破的方式和途径。其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度,实现教学目标。再次,改革教学形式,突出实践性、应用型、前瞻性,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舞台和练兵场。
        第四,学生学习力建设。大学生最终要成为的是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实的专业技能、协调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协作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把握专业知识、掌握专业能力、理解专业发展、树立专业目标,进而在校期间参与专业项目或者专业建设,可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效,把教育和成才都放到了专业和职业的“第一线”。这实际上是学生的学习力建设问题。此处的学习力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持续高校的进行学习活动,在没有其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学习。新时代教育应把学习力的培养广泛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课程。为此,需要通过多方式多途径促进这种学习力的建设和增强。
        
        
参考文献:
[1]徐献红.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经济师,2007(8):117.
[2]徐德明.加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8(6):3.
[3]康健龙.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练教学模式.[J].中外交流2016(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