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2期   作者:郝国振
[导读]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文的启蒙阶段,对于小学生奠定语文基础,形成客观意识,

        郝国振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二小学  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5456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文的启蒙阶段,对于小学生奠定语文基础,形成客观意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道德素质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育中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点及难点。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1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塑造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有利于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加强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对培养新时代多元化人才有重要意义。
2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2.1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
        语文教学主要是以文章的形式开展,而文章中的知识面涵盖广泛,包括了天文地理、历史文化、哲学等学科,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贯彻落实培养核心素养能力时,应注意学科交叉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知识。从这些知识入手,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里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应搜集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及其历史背景,并充分讲解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历史背景。课堂开始前可以播放相关纪录片,营造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课前视频的播放,既然学生们积累了相关历史知识,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2.2把握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重点非常重要。通过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前,应充分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吸收能力,有效安排课程内容,保证课堂顺利进行。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梗概,让学生找出故事中蔺相如遇到这三件事的做法,总结这些做法的原因,分析蔺相如的聪明才智体现在哪里,思考将相不和对秦国的影响以及将相和好的原因,最后在这个基础上总结文章主旨,深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主旨,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文章,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进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能力。
2.3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受益终生。好习惯是开启学习力的钥匙,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小学作为人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好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的时期。因此,小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例如,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可以通过上课前抽查学生对课文生字词听写及对课文内容复述,激励学生课前预习。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不仅能减轻教师负担,使课程重点更明确,还能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学生在预习时,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教师正式上课时,就能发现自己的思维误区及盲点,能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拓展思维广度。课后复习是对知识的巩固,通过复习学生能对课文进行再次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鼓励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书目,每周布置学生做一篇读书笔记,记录读书心得。同时,注意教授学生读书笔记的写法,避免学生因完成作业而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感。
2.4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分小组合作讨论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采用小组形式,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看法,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刺激学习动力。这种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将主体地位归还于学生。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分小组合作探讨学习这篇课文。教师根据学生水平,将全班同学分为数量合适、水平相仿的小组,尽可能提高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开展课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所见的不同。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百鸟朝凤》这一音乐,营造良好的情景,让学生感受自然的魅力。
3 小结
        综上所述,要想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把握好课堂中时间和内容的安排,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计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8,(6):40-42.
[2]包淑娅.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探究[J].读与写,2020,17(30):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