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
福建省宁化县水茜中心学校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道德文章”的说法,也从侧面反映了语文学习与传统美德教育息息相关。本文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实际,分析传统美德教育及其意义,进而提出语文课堂融入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本文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易于实施的内容与途径,也为今后更好实施传统美德教育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美德;融入意义;内容与途径
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中鲜活的灵魂。在当代教育改革中,要求小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其中,德育占有最重要也是首要的地位。小学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在学生学习与生活中起着基础性的奠基作用。同时,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也与培根铸魂的思想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
一、传统美德教育概述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各方面关系实践中产生的智慧结晶。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基。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是很容易陷入物质享受的泥沼,成为没有发展方向的迷茫的民族。
传统美德可以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教诲得到传承,也可以在新时代中不断创新发展。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文化基因是最为重要,是确保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青少年受网络不良宣传的误导,开始羡慕明星、一夜暴富等畸形价值观。为了纠正这一不良的价值观,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
其实,传统美德教育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那么神秘莫测。从我们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就在告诉我们要不要浪费粮食,做错了事情也要讲真话,不要撒谎。这其实就是传统美德教育,是在代际相传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接受着中华传统美德的陶冶,我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着传统美德的教化。小学语文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将进一步强化其教育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意义
从孔子时代起,我国就把德育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仁”便是他的核心思想,并且他认为我们应当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君子,这就更加表明了德育在他心中的地位。直到今天,品德教育依旧是放在首要位置,德育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撼动的地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传统美德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国家层面看,传统美德是国家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与精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传统美德代表了我们祖国的文化内涵,是我们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我们国家精神支柱。
其次,从社会层面看,传统美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通过传统美德的教育,让人们把传统美德记在心中,这样不仅能够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的社会行为规范,而且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的“和”文化,有助于社会发展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在相互礼让中实现社会化的整体发展。
最后,从个人层面看,有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我国传统文化倡导修身养性,提倡把学习与道德修养相结合。这与西方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同,传统美德让公民之间能够互帮互助,诚信友善。传统美德提倡的并不是物质生活方面的享受,而是让自己的精神支柱变的更加强大,成为高素质的公民。在新时代的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人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又有了新的时代意义。
三、传统美德融入语文课堂的内容与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
以往的语文课堂注重的是其工具性功能,即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学习到汉字和词语等基本的语文知识。今天,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不仅关注这些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在语文课堂上加入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我们主要有以下的内容与途径: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作为传统美德,古代有岳飞的精忠报国,近代有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现代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他们的牺牲与壮举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题材。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学生只有从小学开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更好地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生活,热爱自己。例如在小学语文的课本当中,有《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文章中的英雄人物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胜利,不顾自己的生命,即使在面对强壮的敌人也丝毫不畏惧,并且大义凛然。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多朗读文章,并且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这些英雄人物内在的爱国情怀,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2.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中,很多名人故事,格言谚语,诗词句子无一不展现了懂得感恩的优秀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中,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因而,孝道教育备受重视。例如:在古诗《游子吟》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于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也可以体会游子对于母亲的深深依恋之情。这首诗一直以来就被人们不断地吟诵。因为这是古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次朗读这首古诗。只有经过不断地朗读,不断地深入体会才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明白母亲的伟大,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在学习完古诗之后,还可以在班级当中举办关于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或者可以让学生展开手抄报的展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感恩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知恩图报的优秀品质。
3.集体主义与无私教育
在我国的传统美德当中,感恩教育是与集体主义教育、亲情教育、孝道教育相联系的,是基于个人修养的群体精神。个人修养有别于西方的个人至上,强调的是群体利益重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重于家族利益。个人修养更加侧重于个人对群体、国家、民族的道德义务。
集体主义,这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在西方国家,个人至上。强调个性化虽然在一定意义上也没有错,但真正碰到大的灾难时,就会手足无措。2020年的新冠病毒,我国万众一心,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项隔离措施有序开展,相反,西方国家在“自由”的幌子下,不顾民众生命安危,还不断甩锅中国,这就是感恩教育匮乏,集体主义精神缺失的表现。在集体主义下的无私奉献,是传统美德的精髓。在小学的课文当中,我们学过关于雷锋叔叔的故事,从课文当中我们感受到了雷动叔叔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学生奉献的优良品德。
综上所述,传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与根基,值得我们新一代很好的继承与发扬光大。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把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集体主义下的无私奉献教育等等的优良美德传递给小学生,让他们在传统美德的熏陶与教育下,更加重视个人修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张庆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探究——以小学一到三年级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为例[D].西南大学,2019、04、10.
[2]张革.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7(09):51.
[3]彭华.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02):175.
[4]岳凯焕.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J].魅力中国,2019(13):254-255.
[5]乔彩丰.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中华文化的引入与教育[J].文渊(中学版),2019(0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