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习题设计技巧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2期   作者: 潘登化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解题教学占据课堂教学大部分内容

         潘登化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解题教学占据课堂教学大部分内容。部分学生在解题时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考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都与教师设计习题的方式有关。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笔者有责任有义务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数学习题设计需要遵循分层设计原则、趣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实际性原则以及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工具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习题设计;?教学策略;?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习题训练,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进度设计布置数学习题供学生练习解答,借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强化学生在数学课堂接受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数学习题设计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它作为一项衡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情况的重要指示标准,为教师调整课程环节,优化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它同时也是连接新旧数学知识的桥梁。学生通过习题训练可以建立并完善数学知识理论体系,但是部分教师和学生过于依赖数学习题而忽略了数学习题背后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费时费力完成习题训练,却尚未达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发生。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数学课堂中习题的设计,探究数学课堂中设计习题的技巧和奥秘。
        一、数学习题设计需要参照分层设计原则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材施教。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尽管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和同一个地点接受同一个数学教师讲授相同的数学知识,但是通过随堂练习反馈的情况分析来看,每个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数学知识了解认识都有所差异。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而在设计数学习题时要尽可能通过“差异化设计”来缩减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要根据课堂及时反馈和课堂习题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考虑到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认知都有所差异,教师在对学生分层时要采用模糊的范围划分。
         二、数学习题设计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则
        部分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只是将学习数学作为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更要从自身找原因。有的教师讲课学生全神贯注,有的教师讲课学生就开始打瞌睡。尽管小学数学课程涉及的数学知识相对简单,但是仍需要学生记忆理解公式和定义。
        教师在设计习题过程中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让学生的习题训练不那么枯燥。小学生天性爱玩,对于数学习题训练存在抵触心理,如果教师设计的数学习题缺乏趣味性,那么学生完成习题训练的效率会大幅度降低。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时增加数学习题的趣味性,尽可能消减学生的抵触心理,通过颇具趣味性的数学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部分教师在设计习题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喜好,完全是枯燥的计算和公式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完成数学习题的积极性。


         三、数学习题设计需要参照开放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时要参照开放性原则,所谓开放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给学生留出发挥的空间和角度。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习题后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动,变成一道新的习题。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时参考开放性原则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而发散思维恰恰是创新思维意识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分析来看,教师在教授学生一定数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帮助学生以开放的数学观念看待问题。教师在习题的设计过程中要增加习题的灵活性,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这道题目考查重点会因为题目中关键词的改变而改变,通过灵活多变的习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拥有开放性思维的人比普通人更擅长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完成授课内容之后,进行习题设计时要尽量将习题多样化,可以多设计一些最终计算结果不唯一的题目。在考查学生对该部分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讲解完平面集合图形面积计算之后,可以设计一些结果存在多种可能的习题。将传统的长方形面积计算习题转变为实际生活中的建设问题。比如,小明打算购买一些木质围栏,依靠两面墙壁围成一片花圃。一面墙壁长九米,另一面墙壁上七米,而小明预算只能购买总长三十米的木质围栏,问小明的花圃有几种可能情况,并计算每种情况下花圃的面积。通过分析不难得出,小明的花圃建设情况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长九米,宽六米的长方形花圃,一种是长七米,宽八米的长方形苗圃。学生在完成习题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对长方形概念理解不透彻而忽略其中一种情况,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开放性思维,具备创新思维意识。
        四、数学习题设计需要结合实际生活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并非只是单纯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而是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养成数学思维,能够用数学观看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时要注重实践性,确保学生通过习题训练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经过教师设计的习题训练之后,能够完成数学模型与实际生活问题的相互转化。每道数学习题都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对应,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大量应用的场景也屡见不鲜。
        数学中最基本的四则运算法则,每个人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意识不仅仅为了解答教师设计的习题,还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尽可能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让学生在看到习题之后倍感亲切。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可以对题目进行艺术加工,在不影响题意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语言生活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参考文献
        [1]?裴蕾丝,尚俊杰,马云鹏.两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设计的比较研究——以“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2]?王嵘,张蓓.数学习题的多样化设计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J].课程.教材.教法,2012(10).
        [3]?何苇.小学数学教材中习题的二次开发策略初探[J].教学研究,20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