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东方市三家初级中学 572623
摘 要:初中政治教学的进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带来帮助。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渗透爱国主义,使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体会国家建设历经的困难,为学生的爱国思想培养提供相应的条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及目标,对学生之后的发展带来指导帮助,为国家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爱国主义;信息技术
引言
爱国主义精神是青少年应具备的品质,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应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精神,使其能够承担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政治内容的同时产生爱国的情感,能够心系中华民族的发展,对其思想道德素质发展有着推进的作用。因此,应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坚定学生的爱国信念,激发其爱国热情。
1深入分析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故事渗透爱国主义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大部分内容都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深入挖掘内容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内容,还应将内容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之间结合起来,对学生的爱国情操及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在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接受知识,这种形式比较单一,难以发挥出良好的效果,同时学生对课堂学习会逐渐失去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提升。同时,大部分学生仅仅懂得理论道理,但是缺少实践,难以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失去了政治教学的实际教育作用,对学生的发展也无法带来帮助。教师应在政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对爱国主义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比如,在学习“做意志坚强的人”这节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可先对学生讲解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意志坚强的伟大人物,比如文天祥等,结合其经历故事来渗透爱国情怀,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在课堂上结合人物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其品质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爱国主义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并且在了解不同的优秀人物的事迹之后产生崇敬的情感,使自己学习良好的品质精神。
2使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在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教学模式,使教学具有更好的技术支持,为教学的发展带来帮助,同时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教学的效果。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的需求及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等技术设计教学,使学生能够对新的教学手段产生兴趣,并且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教师要想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教学,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政治课堂上更加专注,在思想上得到有效的引导。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大,操作便捷,能够在课堂上用于给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还能够进行实时修改和调整,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应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来开展教学,利用多种形式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材中爱国主义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比如,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更多爱国注意教育内容,包括爱国题材电影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来培养爱国情感。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结合观看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自己的看法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并且对爱国主义有完善的认识。
3将国情引导作为动力,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感
初中政治教学应以宏观引导作为理念,重视爱国教育的渗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引导,还应使学生通过政治知识的学习理解国家的各方面发展情况。在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历程以及重要节点,对国家的建设与成就有一定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比如,在学习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时候,教师可将国土面积、东西跨度以及自然资源储量、地貌类型等内容展现出来,学生在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能够产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比如,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以及各类文明,并且结合我国古代圣贤所提出的思想,研制的发明以及技术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祖国的发展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充分了解国家文化发展的伟大,同时能够产生自豪感,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弘扬民族精神”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通过将戚继光抗倭以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讲述给学生的方式来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以及代表人物的品质,学生在了解了中国遭受了欺凌及侮辱之后重新振作的历史发展历程之后,能够使学生的民族自尊感增强,并且使学生坚定自己的信念,为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而努力,认真地进行学习,为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建设带来帮助。为了使学生对国家的建设目标更加明确,教师可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来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全国的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作用,并且在其中引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小康社会建设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对共产党产生崇敬的情感,能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入到社会建设之中,并且激发出学生对领袖的爱戴情感,使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
结语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中华传统美德,在初中政治教学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爱国思想及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故事渗透爱国主义,使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爱国教育,增加学生的兴趣,并且 将国情引导作为动力,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受到正确的引导,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杨生亮.探究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南北桥,2018,(16):154.
[2]冯晓红.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参花,2018,(10):115-116.
[3]冯晓红.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参花:下半月,2018,000 (005):P.115-116.
[4]于亚娟.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魅力中国,201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