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2期   作者:陈明丹
[导读] 学会赞赏,学会赏识教育,并且运用赏识教育
        陈明丹
        江心中心学校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100

        摘 要:学会赞赏,学会赏识教育,并且运用赏识教育,发挥每个孩子的能力和创造热情。让孩子们能在自由的空间里发挥自身潜能,养成良好习惯,自发主动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关键词:赏识  绘画  兴趣  鼓励  尊重
        
        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只要给孩子一支笔、一张纸,一个童画的国度就此产生。孩子们在童画的世界里释放自我,展示个性,手、眼、脑更加协调,特别是想像力、创造力的激发,更促使孩子们潜能的挖掘,那么我们作为老师应当多鼓励幼儿去绘画、去想象,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学习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一、赏识,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
         1.绘画是孩子与生俱来的
        孩子们对于绘画的喜欢是与生俱来的,仿佛从下生的那刻起,便叩响了绘画的大门。自由舞动的手脚在空间划过的线条,就是人生之画的开始。几年的绘画教学让我发现:让孩子自由的画,赏识的点评,适时的临摹加技巧的教授,会让孩子们在迈进艺术的大门后,淌洋其中,开启人生更多的门。
    2.用赏识教育,放手让孩子去想象
         如果老师只会一味的怎么教,孩子们就怎样画,那就没有了孩子的天真、孩子的想法,当幼儿在进行画画时,教师应给与幼儿鼓励和肯定,幼儿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自信心也会增加,兴趣那也会随之增加的。孩子从呱呱落地开始就拥有了自己的想象力,他与成人的想象力不同,孩子的想象力也许很抽象,也许很随意,但是那些都是孩子自己内心的想法,教师只有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作品,这样才能从孩子的作品中帮助孩子作画,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孩子只有找到了自信心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去发展,教师只有利用赏识教育才能真正的教育出每位幼儿,才能培养出国家未来的小主人。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画画,画出属于自己的世界。等幼儿画好后再进行鼓励,而这种鼓励就是要求教师从赏识教育中去寻找的,寻找每一位幼儿的闪光点,以鼓励、暗示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帮他们坚定自信心,才能一步步带他们走向成功,不让每一名幼儿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二、赏识,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  
 1.评价要重视幼儿参与
  赏识是一种教育理念,这种理念依靠各种赏识手段发挥最大的作用。赏识教育在方法上既存在质的难题,又存在量的缺失。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不乏赏识教育的实践者,某些一线教师将赏识简单地等同于机械表扬。赏识方法的机械性是赏识教育只重“技”不重“道”的表现,一味以“真乖”、“真好”、“真聪明”赞个不停,简单的重复表扬是不能够真正的体现赏识教育。幼儿的发展是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赏识教育应该紧紧围绕幼儿开展。要明确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孩子出发,想他们所想,感他们所感,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发挥每个幼儿的聪明才智。教师在评价作品时,一定要重视其他幼儿的参与,幼儿处在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独立与叛逆并存,引导幼儿间评价,有利于幼儿相互提高,相互学习,潜移默化比教师的硬性教学更有亲和力。孩子与老师的共同前进才是点评与计划的方向,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闪光点。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放下怕画不好被老师和小朋友笑话的心理障碍,敢于画出自己心中的画。


    2.用赏识的眼光去尊重幼儿的作品
        我们老师应该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画,等他们画好后,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让幼儿自己讲出自己创作的灵感和这灵感来自哪里,当然在幼儿讲述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指导。教师要对每一位幼儿的作品作出评价。对每个幼儿的评语中都要有一定比重的肯定性评语。以保护和鼓励幼儿为主,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幼儿的作品教师更应予以认可,具体地评价他们提高的水平。要常用欣赏、鼓励的语言来激励他们。
        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我们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因此,不管幼儿画什么,老师和家长都应鼓励幼儿独立想象和创造,尽量与众不同,尽可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各自潜能,用赏识和尊重的角度给予每个孩子不同的帮助,让他们体验成功和快乐。
三、赏识,每个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
         1.赏识,培养幼儿自信
        老师的鼓励是孩子的身边的不可缺少的氧气,一个微笑,一个赞许,一个点头,一个鼓励,就能改变一个孩子。
        作为老师,不管幼儿最终交上来的作品是什么,那都是幼儿自己用手亲自画的,教师就应该尊重他们劳动成果,对于画的好的,教师要给与表扬,希望下次画的更好;对于那些能力比较弱的,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教师也应当给与鼓励,让他们从中得到快乐,幼儿只有从中得到了快乐才能爱上它,才能画出更好的作品,教师只有对幼儿给与自信,让他们知道自己其实也是很棒的,才能让幼儿更好的去开发大脑,去勇敢的想象,最终画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作品。这些都要求教师要正确的运用赏识教育,教师在教育幼儿的时候应从理解幼儿入手,要学会用童心看世界,只有成功的运用赏识教育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各自潜能,用赏识和尊重的角度给予每个孩子不同的帮助,让他们体验成功和快乐。
         3.用赏识教育培养幼儿绘画兴趣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对于美术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兴趣,用心去呵护、发展幼儿的兴趣。只有让孩子亲身经历,在体验中感受到美术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才能让孩子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从而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和谐发展。教师的角色本身就不应只是知识传播者、教学的组织者,更应成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潜能的开发者和引导者。把幼儿看成是重要的个体,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帮助,允许幼儿出现错误,相信幼儿,为幼儿的成就感到骄傲。善于发现激励幼儿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支持、肯定和接纳。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在每一次的美术活动中去发现:幼儿其实并不缺乏艺术表现的技巧,只是我们成人往往缺乏艺术大师毕加索那样卓尔不凡的眼光,不知道该怎样去接纳和赏识甚至去学习儿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果大家都能像《纲要》中所提到的“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那么,孩子们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一定会得到很到程度的激发。    
参考文献:
        [1] 武美娟:《赏识教育,培养幼儿绘画能力》,《现代科学教育》,2010年第3期。
        [2] 张碧霞:《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职教通讯》,2000年12期。
        [3]刘芳:《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04期。
        [4] 李慰宜:《幼儿绘画教学活动设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5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