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2期   作者:范伟超 张亿罕
[导读] 近年来网络直播发展势头火爆,强大的传播优势使其影响力越来越大
        范伟超 张亿罕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344000
        摘要:近年来网络直播发展势头火爆,强大的传播优势使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是直播热潮的重要参与者,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此,必须正确认识网络直播带来的影响,探寻直播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趋利避害。本文分析了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思路。
关键词:网络直播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观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网络直播开创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开放。大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体,同时也是容易受到各种信息干扰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时刻保持对时代的敏感度,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挖掘网络直播的价值,利用好新的契机,消解负面影响,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一、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动摇大学生的价值观
        一是会造成就业观偏差。年轻人从中看到了这一行业的发展,结合在直播中看到的相关主播工作简单、赚钱快的特点,更是激发了年轻人的加入意愿。但是这背后不只包含着对职业的精准认识和规划,更多的是盲目从众和价值观偏差。
        二是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费观。网络直播中存在大量直播带货,有些主播自己就是店铺经营者,为了卖出商品竭尽所能地推销,观众难以抵挡诱惑或者仅仅是因为单纯的喜欢主播而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二)干扰正常的生活和教学
        大学生无疑是接受新事物最迅速最频繁的群体,网络直播打破传统媒体的单向信息传递体系,开创了双向交流的互动模式。加之直播内容涉及面很广,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受众很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使得90后和00后的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的存在,沉迷网络世界造成的对现实生活的冷漠和忽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面临的重大隐患。
(三)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网络让各种社会信息、热点新闻可以伴随着不同人群的价值取向迅速传播,每个直播间的在线者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传播自己的思想,这种随意性在满足参与者畅所欲言、释放个性的需求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思想喷涌而出、良莠不齐,负面文化极易搭乘顺风车加速蔓延。
二、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途径
        网络直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新媒体方式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它的走红为开拓教育平台、创新教学方式提供了思路。网络直播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现方式上,都可以传达更加海量的信息,创造出更高的公众关注度与参与度,观众可以通过弹幕随时交流使参与者之间可以便捷的互动。这些特点是网络直播发展如火如荼的原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直播进行融合的现实条件。
(二)丰富教育资源
        当前网络直播存在很多问题,但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回归理性,以内容取胜。打造高质量、个性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内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创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文化,从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持续输出正能量。一些平台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以YY直播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将直播作为一种实时、直观、互动的传播手段融合到近来的脱贫攻坚任务中。
(三)为教育心理化提供思路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氛围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网络直播平台为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参与者在直播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弹幕来进行交流,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主播努力表演可以收获一定的粉丝和礼物,用户可以和主播亲切平等的交流,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使主播调整直播的内容,这让双方实现了尊重的需求。

深入挖掘网络直播的隐性特征可以发现网络直播的成功与受众的心理密切相关,这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探寻教育方式,塑造个体正向的情感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网络直播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顺应潮流,开拓教育平台
        网络是当代社会群体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特别是青年人对主流媒体的关注很少,他们所获取的大部分信息是来自网络,大学生更是如此。基于这个现象,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和拓展,加大力度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互联网时代催生了众多新业态、新需求,这在不断地激励着人们去探索未知和新奇的对象,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吸引着人们去使用甚至依赖网络。
(二)因势利导,扩展教育内容
        利用网络载体模式占领理论阵地,需要增强教育的效度,尽可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线下授课的方式,直播的内容和语言组织要避免高度的政治性。价值观正确的直播内容和播放量增多可以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化,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进行基础的理论教学之外,还要将学习扩展到社会大课堂,重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每天都在不断地出现和发生着各种可纳入教育素材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这些具有鲜活性的内容贴近生活,说服力强,应该补充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
        (三)加强引导,维护教育权威
        观众是直播间最直接的参与者,是信息的直接接收者。学生会受到网络直播负面思想的诱导,自身的原因在于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各种思想的迸发下价值观极易受到感染,造成了理想信念和政治思想动摇,责任感缺失。所以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维护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面对网络直播潮流下多元开放的信息传播体系,高校必须明确责任和义务,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及时的引导,激发学生激昂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对于高尚情操和民族精神的认同,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政治取向。
(四)更新观念,打造专业化教育队伍
        教育工作者如果想消解网络直播中的消极作用,发挥引领作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网络主播的身份参与其中,将网络直播平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打造风向标,抢占话语权。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开展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同于以往课堂教学或线下活动的新方式,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利用这个新载体,就要在教育技能、方法、知识等方面进行补充和更新,更好地融入这个平台,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五)多元发展,丰富校园生活
        网络教育不能代替线下教育,网络生活不能无限的占据现实生活。学校应该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精品特色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日常生活。让学生注重现实生活,在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同时提高个人素质。通过这种方式转移学生焦点,减少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
结语
        互联网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出现着并且人们也在追逐着新的热点,直播行业的价值和活力正在持续的被挖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将这种当下流行的社会风潮变为创新教育载体与教学理念的一种选择是努力的方向。洞察和规避网络直播带来的风险,更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能的应有举措。


参考文献   
[1]邱仁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范伟超,1986年5月出生,男,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旗人,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344000 思政部教师,讲师职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张亿罕,1986年11月出生,女,汉族,江西抚州人,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344000 思政部教师,讲师职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