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2期   作者:唐铁斌 郝芸嘉
[导读]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界而言有着巨大的冲击,我国教育界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
        唐铁斌   郝芸嘉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4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界而言有着巨大的冲击,我国教育界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顺应新的教学理念,展开了教育改革,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高职教育课程完成改革,帮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明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篇文章主要叙述信息化时代对高职院校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以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课程存在的不足与实现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逐渐优化,同时信息化也是发展高职教育的一条重要技术手段,这要求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信息时代背景下传统教育制度受到的冲击,积极摸索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使高职教育能够满足我国现代培养人才的目标。
        一、信息化时代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1.影响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形式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接受程度变高,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量也逐步变大,同时知识在朝着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变化,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何使高职教育课程变得更加灵活与开放成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当下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教学的本质决定了教育信息的传递模式,在信息化时代,教育内容的重要程度降低,教学组织方式更能体现出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
        2.影响教师教育研究工作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教师研究教学工作时能够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得之前难以获得的信息,使教学研究变得更加广泛,达到跨界、跨区域的标准,丰富教学研究成果。同时信息化时代直接决定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规模,教师的研究成果能够进行传播与分享,使教育资源被高效的利用。
        3.影响社会与学校的关系
        信息化时代能够有效的联系社会上的各个群体,方便各个群体之间的联系,学校与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所加强,使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与便利。
        二、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不足
        1.课程目标不够准确
        课程目标不能够达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信息化时代下高职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一大问题,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同时还要具备应有的创新精神,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技术能力的锻炼,将专业课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导致课程目标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2.教学方法还有提升空间
        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中较为看重的重要手段,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善是十分必要的,但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未能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同时由于教师没有适度采用信息技术使在线学习平台的发展受阻,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途径
        1.建立智慧职责教育课程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为了适应我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改革相关的教育课程,使教育课程变得多元化与综合化,智慧职业教育课程能够满足高校对教育课程的创新,能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智慧化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散,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智能化的方式进行学习。智慧职业教育课程能够体现出学校对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视,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着巨大的帮助,还能够保证学生获得优良的思维品质。


        2.保证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帮助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实现转变,面对国家对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革的发生,帮助学生培养兴趣,从而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以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设计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课程课程的改革有着一定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自身在教育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特征,发挥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指导者的力量,保证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除此之外,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意味着教师不能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进行课程设计,还应该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到适合的方法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出教学模式的混合性,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课堂面授的当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教师还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进行在线教学,帮助学习进度慢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用高职院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完善课程内容,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与记忆,保证教学效果。
        3.保证学生实训的时间
        当今时代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科学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构建出一套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训体系,保证学生的实训经验,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系统性的实训规划,打破传统实训体系的模式,对学生的岗位能力进行测评与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实训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工作压力。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专业相对应的数据库,储存与该专业相关的实际操作流程,帮助学生了解工作过程中的细节,教师可以在专业课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职业人员在工作中的具体操作,在学生观看完后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并记录观看的心得。教师将视频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反复观看,能够更加熟悉具体的工作流程。此外,数字信息技术也能够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教师可以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拍摄与记录,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保证学生对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具体流程铭记在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企业生产与课堂教学的对接,保证教学效果。
        4.培养智慧型人才,理解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智慧型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教育看中知识的积累,但并不是只靠读书获得,还要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发挥自身创造力与思考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扩大学生的读书面,提供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注重通识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与现代的专业化教育存在一定的不同,相应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淡化专业的概念,增加学生在未来发展的可塑性,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良好的体现。通识教育能够影响到学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看待世界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保证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社会中能够保持清醒,保持积极的心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对高职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求高职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要达到新的标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应尽快解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正确理解信息化的重要性,学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课程的改革,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保证学生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14CZY091)
        参考文献:
        [1]王小燕,王靖娜.信息时代背景下“微课”在高职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162.
        [2]顾志琴.信息时代下中高职电工基础教学衔接的差异性研究[J].数码世界,2020(07):191.
        [3]王琳洁.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S1):233-235.
        [4]安洋,娄绍霞,冯晓翔.新信息时代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方向初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11):106-109.
        [5]南貌,吕小龙,苗永梅.浅析信息时代高职教育改革方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7):6425-6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