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下高校如何发挥好资助育人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震 苏添龙 吴晓琴
[导读]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支持
        王震 苏添龙 吴晓琴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30000
        摘要: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支持,而高校的资助金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于家庭经济比较拮据的大学生来说,高校的资助金像一场春雨,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因为贫困问题而导致辍学的现状。新时代下,高校如何更好的发挥出资助育人的作用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

        近年来,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普及,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资助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中央层面出台了国家奖助学金,为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入学等政策,地方层面上来看,地方政府对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实施了“雨露”帮扶计划、大学新生学费减免等措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群体的状况在不断变化,救济型的资助体系已不能满足当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需求[1]。仅仅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助,对于缓解相对大体量的家庭经济拮据的贫困学生的窘境,似乎有点杯水车薪,另外,国家的资助金能否精准的到达经济贫困的大学生手中,能否发挥出最大的资助育人的效果,都是值得我们作为高校工作者应该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发挥好资助育人的作用,可以从完善资助体系,积极引入社会资助力量;加强思想引领;严格评审环节;运用大数据技术等方面进行努力。
        
         一、完善资助体系,积极引入社会资助力量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绝大部分人告别了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状况,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上了一个台阶,人们对于孩子教育的投入也在逐渐增加,在义务教育阶段,人们可以享受到国家免交学费的优惠政策,但在高等教育阶段,学费比初高中阶段高出许多且没有政府兜底,另外远离家乡,生活经费全靠家庭支持,对于一部分经济不宽裕的家庭来说,就是一项不小的开支。在一些民办高校中,学费动辄几万,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经济方面稍显吃力,对于贫困学生的家庭来说,更是犹如天文数字负担不起,一些家庭为了孩子上学而不得不举外债。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为了缓解生活状况甚至走上了裸贷等不良校园贷的道路,每年因为家庭经济恶化而导致学生不愿读书不准备读书的案例不在少数。所以说,建立合理的资助体系是一项重要工作,不论是对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
        当前,高校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贫困助学金、校级奖学金、校级助学金、助学贷款、新生学费减免、勤工俭学等,但笔者认为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除了国家给予的帮扶、高校自身的资助,高校作为资助育人的第一责任主体,还应该积极扩宽资助渠道,积极引进社会资助力量:
        第一、合作校企的资助。校企合作成为当前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类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局面,校企合作单位给大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实习的平台,甚至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学校也这些企业单位输送了大批量的人才资源。而作为中间的学生主体,也应该享受到合作校企的一些资助。这样,也为大学生减轻了在校期间的生活负担。因此,高校要积极为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争取更多的校企合作单位的资助。
        第二、校友及其企业的资助。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优秀的校友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一番贡献,在资助方面也是一样。高校应该积极争取优秀校友的资助,使他们积极为学校的资助事业出一份力,帮助母校的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
        第三、学校设立爱心基金或者定期开展募捐活动。高校的学生资助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立爱心基金,吸引广大师生或者社会人士积极捐款,或者定期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募捐活动。
        第四、社会慈善机构以及社会名流的资助。社会慈善机构如红十字会、某某天使基金等,这些慈善机构有着扶危救困的社会责任,高校如果能够争取到这些慈善机构的资助金,无疑将会使学校的资助金来源变得更为多元,另外,高校可以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接受或者争取所在地区的一些社会名流的资助。
        以上措施的实施一是可以争取更多的资金来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二是可以努力减轻特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
         二、加强思想引领,把资助金用到刀刃上
        资助金其本义是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而现今,在高校不乏存在着一些不正确对待资助金的现象,一些学生获得资助金后,没有把它用作学费、生活费或用于购买学习用品等正规用途,而是把它用于宴请朋友吃喝,或者购买一些奢侈品,甚至有些学生搞起了平均分配的“分赃”活动,这些做法显然违背了高校资助的本义。
        因此,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奖助学金显得十分有必要,为此要在合适的时机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使获得资助金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把资助金用在紧要的地方。另外,为了坚决制止资助金使用乱象的发生,高校还需建立监督机制,鼓励获得资助金的学生相互监督,一旦发现有学生将资助金用在吃喝宴请、或者将资助金平均分配的现象,可以视情况取消该生以后评选资助金的资格。
        在资助金的评选与发放过程中,高校资助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要贯穿着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资助育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将“立德树人、资助育人”教育理念纳入全过程[3]。高校思政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要以资助金的评审为契机,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等。
        加强对受资助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以及励志教育。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以及励志教育,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使大学生认识到资助金是党和国家对家庭贫困学生的无私关怀,是用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努力使受资助的大学生树立起远大的志向与抱负,进一步引导他们发奋学习、追求卓越,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加强对全体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使全体大学生从申请资助金一事认识到,人无诚信则不立,诚信是做人之根本。

个别同学为了得到资助金而故作呻吟提供虚假材料,甚至铤而走险采取不合理的手段去争取,这样不仅是不讲诚信的表现,还会影响他们在班级同学之间的印象,破坏了班级团结和谐的氛围,也给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此,在评选资助金的时候,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呼吁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状况决定是否应该申请或者如实反馈情况家庭状况。
        加强对全体学生的责任教育。在资助金的评审中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一些不参加资助金申请的学生,也不愿意担任民主评议小组的成员,原因是怕得罪其他同学,或者认为评不评资助金都与自己无关,这种佛系的态度显然是缺乏责任感的一种表现。这也促使我们辅导员要做好对全体学生的责任教育。
         三、严格评审环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审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性工作,功能在于解困、育人、成才,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师生和谐、校园和谐及社会和谐,对于文明校园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4]。每年在评选奖助学金的时候,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高校都会三令五申的强调老师和学生都不能触碰的一些禁忌,但是在实际的资助金评审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一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没有评选为资助的对象,而相反那些平时生活比较宽裕的学生拿到了资助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评审环节把关不严,使得一些学生做的不实的贫困材料得以通过,其次班级评议小组个别成员存在着以权谋私的现象;综合来看,评审环节没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评审过程缺乏有效监督渠道。基于此,高校在评选资助金的时候特别是国家奖助学金的时候,务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确保评审的各个环节公开公平公正。
        第一、严格选出班级民主小组成员。在资助金评选之前召开班级大会,为了公平起见,让每一个宿舍推荐一个学生代表,作为资助金的评议小组的成员,且该生不能是申请资助金的同学,最后班级民主评议小组的成员要经全班同学一致表决通过。
        第二、资助金评审过程中进行全程录像。在班级民主评议小组评审的过程中采用全程视频录像的方式加强监督,录像资料留作辅导员或者上级领导查看。
        第三、资助金评审采用匿名投票的方式进行。为了防止个人学生打击报复,保障民主评议小组成员的人身权益,建议在资助金评审过程中,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受资助学生名单并确定其等级。
        第四、资助金评审结果要及时公布。在评议结束后,要将评议结果及时板书出来,公布到班级群里面,板书的内容应包括监督电话,以便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跟评议小组或者辅导员反馈意见。
        另外,资助金的总体数额较大,合理分配资助金,不应该搞一刀切,应针对班级实际贫困的学生人数来划分资助名额,而不应该简单机械按照班级人数的百分比来分配资助的名额,这样才能做到最大的公平公正。
         四、运用大数据,及时更新贫困建档信息
        在高校贫困建档的工作中,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或者是碍于面子,或者是不知情,没有将家里的真实情况反馈给学校,以致于学校在资助评选的过程中遗漏掉这些学生或者没有将他们的等次排在一个很高的位置,这给高校以后的资助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学生本人不愿意说不知情,笔者认为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基于此,高校急需探索一种新的思路,来解决这种贫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而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大数据技术在各个方面和领域崭露头角,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无疑给高校的资助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运用大数据技术,高校可以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的情况。
        具体而言,高校要将自查的贫困数据及时整理上网,结合外部政府民政部门、扶贫办系统以及教育厅反馈下来的数据,并做到与政府部门网络联动与数据共享,并且高校每一学年都要对贫困学生数据库进行重新认定,及时根据学生家庭情况的变化进行更新,对贫困学生资格进行动态调整[5]。这样,就会有助于大学生贫困信息的掌握,对于后面开展的资助工作将带来很大的方便,有助于将资助金精准帮扶到真正有困难的学生。
        当然,为了获取更为精准的大学生家庭信息,还需要高校工作者走下去,走进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的贫困情况,掌握住第一手资料,并将自己掌握到的信息与大数据相匹配,来进行综合研判。

   五、结语
        新时代下,高校资助工作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高校开展好、落实好资助育人的工作,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而高校发挥好资助育人的作用,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基础工作,在坚持遵循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下,还需要针对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这样才能使资助育人达到更好的效果。当前,我国的资助体系还不是很完善,资助金落实到贫困学生方面还不够精准,资助金的评审监督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生对待资助金的价值观还需要不断的引领。本文从资助金的资助体系、贫困识别、评审过程、思想引领等四个方面着手,提出了一些更为具体的建议。新时代下做好资助育人的工作,应该重视大数据技术,发挥大数据对精准识别贫困学生状况的作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不断完善资助体系、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等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始终是不能够放松的。笔者认为,坚持工作方式方法的继承与创新,才能够做好新时代下资助育人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平.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78-81
[2]姜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3):133-134
[3]闫柄伏.如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实现资助育人功能——以内蒙高校为例[J].新西部,2020(11)::33-34
[4]吴翠玲.高校奖助学金评审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以淄博职业学院为例[J].山西青年,2020(6):113-114
[5]袁佐霄.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2020(4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