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厚山
[导读] 最近几年,我国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王厚山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大高校每年都在增加招生量,造成了“大学生遍地走”,就业率却逐年降低的局面,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就业观念落后、缺乏创业意识、学校缺乏完整创业体系等。而且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对人才的质量需求,所以学校应及时与企业展开合作,共同完善大学生创业体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大师资建设投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本文对校企合作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
引言
        从校企合作角度来看,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序开展要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的作用,通过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拓展校企合作领域,为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提供校内和校外两个支撑。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发挥自身的行业育人、实践育人的作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和创业的融合最早出现在经济学领域内,人们认为对创新进行重新认识就是要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全新组合,在原有的经济基础上,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因此创新创业本质上就是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依托新思想新技术和新理念,打破既有的效益链条,实现效益增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创新创业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新常态下形成的全新教育理念,指的是通过高校课程教学,让大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内涵,继而产生积极的应对创新和实践创业的心理状态。从教育的角度而言,该教育体系倡导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形式,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并促使他们通过相关创业活动提高实践能力[1]。
二、校企合作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首先,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升其职业能力。企业和高校展开合作,并且确定双方的长期合作意向后,会以提供工作岗位的形式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对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接触企业中的先进仪器设备,了解企业的技术成就,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与生活阅历,从而具备更高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有助于今后的创业或择业。其次,校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启发学生的创业思维。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经常共享信息,为对方提供便利,并且要共同组织学生的实习培训、创业引导、就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对岗位现状、职业标准、企业需求等了解地更加全面,借助校企共享资源了解行业内的最新趋势,不断丰富自己,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创业压力较大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全国会议上,建议在三年内再招募100万人进入高校,这意味着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将前所未有。随着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企业就业需求越来越小,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此外,我国目前已有1430多所高校,比2019年增长了15%;学校总体规模相同,大学数量与基层学校数量有所不同。由于大学毕业生在社会认可、人格和理论知识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竞争力远低于大学毕业生。因此,当大学毕业率大幅上升时,与大学毕业生竞争更为困难。
        (二)就业创业政策尚不完善
当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以确保大学生的参与和就业,但一些政策和举措明显落后于市场的进步和发展,似乎过于僵硬。在市场化政策下,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生活中更自由。但是,求职中的“潜在规则”和隐含限制仍然是[2]。

、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应对之策
        (一)优化专业设置,增强学生素质
        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高校应利用学院的“实践”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调整目标、方案和专业知识,以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3]。首先,需要进行特殊调整。最高办公室必须在社会和企业需求的框架内深化专业改进,扩大适应社会需求的效益。第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建设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十分重要。高级职员可自行决定设立配备专用设备的综合实用设施,并聘请专业人员。最后,高级专员办事处应增加专业教师的人数,扩大对这类教师的定期培训,派遣优秀教师集体访问,改进考试和激励机制,并呼吁就业主管处理就业变化和不同职业,进行讲座和相关研究。、
        (二)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
        建立制度体系,一是要明确管理体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认清当前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协调各相关部门,实行共同管理。或者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小组,明确负责人,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渠道,完善课程设置等,以推动创业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完善政策体系。高校要对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进行细化,并将其分解为教学质量评价、实践项目扶持、教师队伍培养、学生评价等方面[5]。例如,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标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明确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基地条件、落实知识产权等多项内容,实现不同政策之间的协同机制,保障相关政策切实得到落实和执行。
五、创新创业课的案例分析
        (一)现状
广东建设技术学院与邓丽泰保健有限公司在新东南集团的领导下达成合作协议,目的是为学生社团的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即邓丽泰茶馆。校企合作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新模式,在董事会监督下,为创业实践奠定基础。“基地”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具有属于公司的法律地位。基地董事会由健康大学的代表组成,他们与董事会共同领导一个由8至12人组成的为期一到五天的学生团队,每个运营团队在一至五天内轮流担任执行发起人和运营主管、财务主管、后勤主任、营销主任和执行主任。因此,“基础”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真实的“真实”平台。
b .教育目标的改革
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深入学习教育创新领域的相关改革文件,加深了教育创新创新领域的创新精神,本课程的目标不再是注重能力,而是注重精神创新,特别是创新精神。
(3)检验方法的多样性
“课堂参与+理论测试+项目结束/双向竞争”方法用于测试整个教程流程。最终结果不再仅仅是“参加主题+理论考试”,而是根据学生选择的各种要素进行评估,或者被参加名为“互联网+”的竞赛所取代。两个学生的学习伙伴分别达到了100%的学习伙伴,学习伙伴既获得了省级学校奖,又获得了广东省银奖。此外,还发起并接受了省级大学的两项创新举措,并发起了四项新的大学举措。
结束语
        总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整合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从目标体系、制度体系、保障体系、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体系等方面入手,融合政府、企业、高校力量,实现专业课程、创业课程、创业孵化基地三位一体,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思想,并为创业项目转化提供实训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丽娟.创新创业视角下管理学课程建设[J].科技风,2019(36):22.
[2]吴志玲.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跨境电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2019(24):172.
[3]刘兆琪,高秀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实践改革对策—2018,16(04):54-57.
[4]潘堂忠,覃媛.校企合作开展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06):96-99.
[5]夏爱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探索—2018,1(18):49-51.
        

作者简介:王厚山(1979.05-),男(汉),山东莒南,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材料工程,创新创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