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童话文体教学的看法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2期   作者:周志贞
[导读]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
        周志贞
        许昌市文化街小学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它有着想象力丰富,注重形象塑造的特点,深受小学生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不仅要运用阅读教学的常规方法,要求学生品味结构,了解语言特点,还应尝试围绕童话的特点设计教学策略,让学生能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体会童话作品想象的奇特。
一、品析语言,感受情趣
        品读语言是普通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是童话的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有一定的情趣性,童话中的人物有不少都是拟人的,而且语言也大多通俗活泼,符合孩子的认知,贴近孩子的生活,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我在教学中常常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一边扮演其中的人物,一边揣测要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表达内容。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童话语言的特点,体会到其中的情趣所在。
        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课《小马过河》的时候,我组织孩子进行分角色朗诵,并引导学生在朗诵人物的语言时,思考该人物在这种情况下内心的想法是怎样的。由于“小马”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所以我鼓励孩子主要探究小马的语言。如:小马说: “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孩子读完后,适时追问,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小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孩子认为:小马当时一定非常着急,询问时特别诚恳加急切,因为它迫切地想知道河的深浅。“那当小马发现牛伯伯和松鼠的回答截然相反时,它会怎么想呢?”孩子说:“它肯定很吃惊。”在这样的读、悟中,学生感受到每一个童话人物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情感和喜怒哀乐,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童话作品语言的特色。
        在童话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而且其中不少人物的心理都符合儿童心理,和小学生的内心情感比较接近,学生在揣摩的时候较容易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情感,在朗读人物语言时就能读得绘声绘色,并乐在其中,这样的教学既符合学生的天性,也符合童话的特点。
二、关注特点,感受想象
        童话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那就是想象力丰富,这也是童话和其他文体最大的区别。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因地制宜地引导孩子大胆想象,感受这一特点。我让孩子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在充分学文后,引导孩子借助插图讲述故事,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童话的特点。
        二年级上册第20课《雪孩子》,是一篇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故事。文章中雪孩子救小白兔的内容非常精彩,课文的描述非常感人,把雪孩子那一系列英勇的动作写得淋漓尽致,孩子很受感动。但配的插图却很有限,我鼓励孩子大胆想象雪孩子救火时的动作及表情是怎样的?然后让孩子把内容画下来,接着再利用画的图画讲救人的过程。最后我还鼓励孩子猜想小白兔在得知真相时,内心是怎么想的?尝试将小白兔当时的样子画出来,并配以文字进行说明,孩子们非常投入,完全沉浸在故事中,把自己当成了小白兔,想象合理而又感人至深,情感得到了升华,心灵受到了洗涤,可谓一箭双雕。
        为了让孩子自由、大胆想象,使学生充分感受《雪孩子》这篇童话的特点,我还运用多媒体课件,用声音、图像、动画等作为辅助,给孩子创设童话的意境,将学生身临其境,进入到童话里,让孩子感受想象的美妙。


三、突出特色,聚焦童真
        童话的特色之一就是富有童真童趣,而这正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处理课后练习题的时候,总是会关注到这个方面,精心设计那些紧扣课本内容,又不失童真童趣的练习。这样能让孩子兴趣盎然,深刻体会童话的特点,不知不觉走进到童话故事中。
        记得教学二年级上册第24课《风娃娃》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我设计了 “猜一猜”这个孩子喜闻乐见的环节,让孩子看课件上不同风的样子,猜猜是什么风,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多都能说出来。接着我鼓励孩子 “说风”,让孩子借助图片及经验说说微风、台风、热风、寒风是什么样的,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适时提出问题,《风娃娃》一文描述了怎样的风,它又给人们怎样的感受呢?接着我让孩子质疑课题,孩子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如“风娃娃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事情?人们喜欢它吗?”最后让孩子们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课文寻找答案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安排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拓宽了孩子的思维,引起了孩子的思考,而且还让孩子兴趣高昂,积极参与其中,在游戏中感受到了童话的童真童趣。
        在教学中我常常采用猜一猜、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想一想等形式,采用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形式,激发孩子学习童话的兴趣,感受童话作品的特点,在猜、说、读、演、想等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童真,感受童话的童趣,逐渐走入美妙的梦幻之旅,沉醉在童话中而不知归路。
四、续写童话,感受奇特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写各种各样的文章,因此在语文阅读教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读写结合。在童话教学中,我也经常使用这种方法,通过续写童话的方式,让孩子零距离接触童话故事,感受到童话的奇特,提高写作水平。我通常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让孩子从最简单的句子开始仿写,接着利用课文内容的空白,让学生大胆想象,进行补白,尝试写几句话,最后才让孩子进行扩写或续写,充分挖掘孩子想象,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这篇童话时,我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不仅让孩子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童话的特点,而且提高了写话能力。教学时我先用课件出示狐狸分奶酪的句子: “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让孩子读一读这个句子,接着出示: “×着×着,……全……,一点儿也……”这个句式,让孩子仿照文中的句子造句,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说了许多有趣的句子。然后,我又问孩子,如果你是小熊兄弟俩,你会怎么分奶酪?孩子畅所欲言,大多说的是兄友弟恭,要懂得谦让.最后我鼓励学生围绕这则童话故事展开续写:“请小朋友想象一下,如果换成其它小动物来分奶酪,它们会怎么做,和狐狸一样吗?”我引导孩子大胆去想,勇于去表达,不要和别人一样。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想法别出心裁,独具一格,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我发现孩子的表演欲望强烈,喜欢演童话故事,因此,我经常常给学生搭设平台,让学生表演书本中的童话故事,或将自己创作的童话表演出来。这样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童话作品的趣味性,从喜欢读童话故事,逐渐过渡到创编童话故事,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提高,思维活跃了,思路变宽了,兴趣提高了,可谓一举多得。
        童话这种文体在教材的316篇课文中,占了55篇,这还不包括童话诗。可以说是占了总篇数的11%,这说明新的教材有着鲜明的儿童主场,而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运用阅读教学的常规方法,更要把握住童话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童话的童真童趣,并大胆地创编、表演童话,提高童话教学的有效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