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燕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中心小学 广东 清远 5133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以知识的学习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考试这一终极目标却又显得常的急功近利,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浮躁的心情,这就成为了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作为教师,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对学生的培养来铸就自己的“工匠精神”,新时代语文教师必须要拥有这种“工匠精神”,这样才能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也能够为课程改革的落实奠定基础。
关键词:“工匠精神”语文;教育教学;体系
引言:自古以来,教师就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小学教师是学生启蒙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主要人物,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要以其“工匠精神”来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科人文性的体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也由此可以完成从学术型向专家型转变的过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小学低阶段的学生,他们对自我行为的认知能力非常差,而且对于外界是非判断存在着偏差,作为教师要想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并且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就必须要以语文的人文核心素养来提升他们的人格品质,为其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专业技术,是保障其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教学基本功以外,还要拥有一种人文性的“工匠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德育内容,帮助学生分析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随着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创新与转型,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提升固然重要,但是学生能力,学生的德育品德的发展更为重要。
“工匠精神”则是指语文教学中教师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人文性的品格,作为教师在教学时要向学生树立一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这种榜样的力量。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对教师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等一系列意识层面的影响,都会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喜怒哀乐,所以教师具有“工匠精神”,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是不容忽视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表现
(1)对教学设计精巧构思
工匠巧心思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一个巧妙的设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教材进行反复的研读,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深入的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人文品质的培养,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知识的传授为基本途径,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能力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个非常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导入语,“每个妈妈对自己繁衍后代都有着特殊的办法”那么就请你们思考一下,植物妈妈用什么样的办法在繁衍了自己的后代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式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文章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来通过自己所学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对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对于教学巧妙的构思,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认真思考,这样才能将“工匠精神”传递给学生。
(2)创新语文课堂
当教师走上讲台的时候,他们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翻开语文教材,看着下面那些可爱的学生,我们这一刻就必须要以一种严谨的精神向学生来传递知识,在传统课堂上就过于强调了这种严肃,错把知识的严谨当成了教师教学态度的严肃,所以导致很多教师都是一张铁青的脸,面对着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教师不平易近人,知识非常难,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以后,我们强调快乐学习,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知识的那份严谨而非教师的那份过于严肃。
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模拟曹冲呈现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来看一看曹冲的聪明智慧是如何显现出来的,而且在那个年代那么小的一个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啊,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为此教师可以到实验室去进来实验器材,让学生们自己来模拟曹冲呈现的整个过程,从而得出结论,也让学生提升了探究精神,探究精神是“工匠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小学教师在让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对其“工匠精神”的一种无声的传递。
(3)“工匠精神”的传承
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学生是会在逐渐长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是要靠祖国的下一代,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的肩上肩负着沉重的民族复兴的任务,而且能够将这种“工匠精神”传承给祖国的下一代,能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在教学的过程中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培养一个德才兼备的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任务,所以我们在课堂活动的时候需要注重对“工匠精神”的传承,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对教材人文内容的分析,更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工匠精神”的严谨、探索、刻苦,这些美好的品质都是我们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所需要具备并且能够传承给学生的,这样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为此我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抓住这一主题向学生进行思想意识领域的渗透。
例如:口语交际—我爱做手工,这实际上是对“工匠精神”动手能力的一个实践过程,我们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与设计思路写在纸上,然后共同交流,共同品鉴,并且能够将自己的作品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出来,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让同学们来看一看它是如何制作,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方案转变成为实际作品的,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要看一看作品中是否有创新点,是否对作品进行了新意义上的改制,这样就能够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工匠精神”不仅要体现在自己对于课堂能力的驾驭上,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工匠精神”传承到学生的身上。
结束语:中国作为正在发展中的实力雄厚的国家,需要以一种“工匠精神”来促进国家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倡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一种“工匠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环节和教学媒介是对教师“工匠精神”提升和发展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的这种“工匠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教师无声的影响能够自己的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看法有了一个转变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学习的本质任务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如果学生一旦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学习成果将会是有巨大变化的,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这种工匠的精神来指导自己工作,并且能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这种“工匠精神”的影响,从而为他们走向社会,为国家服务奠定基础。也能够让教师从学术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如果我们能够科学地完成这项工作,那么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路径又会得到拓宽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利,王康华,贾璐涵. 利用远程教学资源,尽展语文教学魅力——浅谈如何运用远程教育优化语文教学过程[J].渤海大学学报(中小学语文教师教研版),2018(02):16-17.
[2]温广哲,付启成,吴明月. 整合教学资源,尽展语文魅力——浅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版),2017(12):135-137.
[3]张丽娜,韩光明,王玉树.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浅谈农村中学网络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研究版),2017(1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