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凌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拜泉县实验小学 1647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对于小学作文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写出来作文,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从畏惧写作变为热爱写作。因此,对当前沿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是必要的。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提出几项建议,望各位教师指正。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创新策略
前言: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学生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养成学生留心生活中细微美好和热爱生活的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然而当前的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常常出现作文泛化、缺乏真实性和创造性、错别字和病句多的情况。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写作时出现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且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一、依托教材,进行写作教学
当前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通常会拿出几节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这样就将语文的作文教学和常规的阅读教学割裂了开来,也使得学生写作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停滞不前。对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日常作文教学,将教材内容作为进行写作教学的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机会。教师可以在讲授完教材内容后,将作文看做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例如,教师在讲授完《慈母情深》一课的内容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照顾自己的?通过哪些事情可以看到母亲对自己的爱?面对母亲的对我们的无私奉献和关爱,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回报我们的母亲?待学生交流结束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通过对作文的写作,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中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巩固了课上所学知识,还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重新审视了母亲对自己的爱,让学生懂得感恩和反哺。
二、走进生活,提高作文真实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小学生的作文内容经常出现假大空和内容泛化的问题,虽然文中堆砌了华美辞藻,但是没有真实性和学生的个性思想,使得写出来的文章不尽人意。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学生脱离教师准备好的作文模板,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进行独立思考和感受,让学生获得情感共鸣,依托自身的切身体会写出具有个性化思想的文章。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生活进行细心观察,寻找生活化素材,对于生活中发生的小事进行记录,将所要描写的小事进行具体化描写。
例如当学生在描写“摘苹果”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苹果的形态和摘苹果的动作进行详述,再引导学生加入自己在摘苹果时的感受,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细化描写,提高作文质量。
此外,在指导学生进行生活化作文写作时,既然要保证文章的真实性,那么作文中就不能只有真善美,对于学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有关自私、软弱等内容,教师不能直接驳回让学生进行重写,要对学生的“本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获得品格和修养的塑造,促进学生写作与做人的同步发展。
三、注重启发,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
想象作文一直是小学生写作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小学生本该是最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但是当前小学生写出来的想象作文却千篇一律,丝毫体现不出小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因为小学生在进行想象作文写作时,并不是将其当做了一个自由创作和表达情感的渠道,而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勉强完成的,学生将其看做了一个负担,自然在写作中毫无激情,不愿意去积极想象和写作。对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和启发,转变学生被动写作的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和积极写作的意愿。
笔者在进行想象作文教学时,比较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为学生指明写作的角度和方向,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写作过程中,去尽情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进行作文《二十年后的今天》的写作时,笔者以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现在我们班上的小朋友还在上小学,到二十年后,你们就都要走到社会上去工作,同学们可以想一下,二十年后的今天,你们会做什么工作呢?二十年后的社会和科技将会发展成为什么样子呢?你们的一天将是怎么度过呢?”在笔者的启发和点拨下,学生对于这篇作文的写作产生了兴趣,一个个迫不及待提笔进行写作,学生在写作时充满了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发挥了自身想象力进行肆意表达,作文质量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作文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语文核心素养的真是体现,也是学生继续深度学习的过程和方式,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对传统课程进行改进和创新,使之更符合当前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明玉.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感而发”[J].新课程导学,2020(27):25-26.
[2]王晓飞.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的若干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0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