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菊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王幼儿园, 山西 运城 043200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园本课程也受到重视,并进一步凸显其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班级幼儿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执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怀”,为此本园根植稷山本土农耕文明文化,转化视角,尊重孩子的需要、兴趣与意愿,让幼儿回归自然,与自然零距离接触,不断实践生成总结出丰富的具有当地特色且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园本田园课程,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大自然。
关键词:本土文化;幼儿园;探索
导言:
2015年,建园伊始,本园将田园课程探索视为幼儿园发展的核心。深知,影响一所教育机构办学水平高低的关键是办学者秉承的教育观与课程观。经过六余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创建了一套以儿童为中心、以自然主义和春播、夏耕、 秋收、冬藏为线索编织而成的课程体系,涵盖稷山风土人情、优秀文化、特色美食等,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形成幼儿园的教育特色。
课程探索初期,教师们曾尝试过五大领域分科课程、逐月主题单元课程与综合主题课程。这些课程的形态虽不相同,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没有让我们从内心产生认同感。2016年,本园决定走上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幼儿园田园课程探索之路,将自然、生活、儿童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建构出一套适合当地儿童,具有深厚农耕文化脉络的幼儿园课程体系。
1. 探索起步阶段: 回归自然 生成课程
在2016~2018年的课程构建初期本园创造了一切条件,在环境布置中,处处彰显田园特色,从教学楼大厅到楼廊、绿地、种植基地、楼道、爬山虎围墙等,让每一处景观充满田园气息。慢慢的发现,在这些外在环境的不断影响下,老师、孩子们逐渐爱上对自然和种植的探索和研究,面对触手可及的“大自然”,老师每天都在听孩子们表达、交谈,“老师,这个的叶子一半黄一半绿”“老师,蜘蛛把网织到了我们班的花盆里了”“快看,这里有一个奇怪黄瓜”“玉米的肚子要爆了”······,童趣童言彰显出孩子对自然探索的渴望,老师们随时在旁边记录,试图通过捕捉儿童表达出的一些信息,生成一些适合孩子的主题教育活动。
园里决定,让每个班依据田园课程的各个小分支,自选班级特色,“稷王大戏台”“五谷之家”“面点霸王”“晕染世界”等特色馆应运而生,教师们结合自身特长,与孩子共同商议,让孩子在某一方面大胆探索,在自己选择的主题特色中畅快游戏,“特色馆”的探索给了教师很大的信心。
这一探索的形式也构成了校内田园课程初期主题形成的基本思路,这一过程体现了教育者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也正是这一过程帮助教师认识了儿童是如何开启自主学习大门的。在观察中发现,当儿童拥有自由的心灵时,其思想的疆域非常开阔。教师能做的只是静下心来,观察儿童的游戏,记录他们的语言,倾听他们的需要,借此寻找他们学习的兴趣所在。于是各班特色馆随着幼儿经验不断丰富,不断扩充知识面、兴趣点,让幼儿得到充分发展。
2. 理念形成阶段: 田园课程 融入生活
在2017年~2020年,生成课程和“特色馆”模式的探索,使教师们渐渐熟悉了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工作方式。于是集结骨干教师申报了省级课题《立足本土资源创建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实践研究》、市级课题《立足本土文化的田园课程开发研究》,当教科研与教育实际接轨,工作遇到了瓶颈,缺乏专家引领,走了很多弯路,教师们把田园课程思维局限于各类种植节活动,轰轰烈烈的搞完每次种植活动就以为结束了,如何将田园课程渗透到一日常规,形成大教育观。2019年我们10名骨干教师赴北京农科院幼儿园学习取经,扩大视野,梳理了思路,田园种植只是田园课程的一个点,围绕本土文化有更多得领域再去研究,将课程的关注点重新放到儿童身上,田园课程绝不是简单地回归自然,而是需要借助一个更高阶的文化体系编织出一条清晰的课程线索,才能将种植、生活、儿童与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结论:“即在遵循全面和谐的课程观、回归生活世界的生态观、多元潜能的儿童观的“三观”基础上,以季节、24节气为线索,以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为主题,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内容,进行田园劳作、田园探究、田园艺创、田园故事,通过田园主题活动、田园生活活动、亲子活动等丰富教学活动,倾听与还原、回应与记录、结构化、提取主题与生成课程”,这便是逐步建构起来的田园课程框架,随着课程逐年的丰富完善,各项生成课程渗透到五大领域的各个方面,促使省、市级课题阶段任务高标准完成;教师们在多领域多层次的学习实践中,逐渐明白“生活即教育”的可贵,在不断的生成和总结中提升原动力;幼儿在实际感知的过程中,唤起对自然亲近的本能,培养了主动探究、积极合作、坚持不懈等良好意志品质,增强了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意识,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在各类亲子活动、家园配合中,增进了父母与子女、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流和情感,形成了有效的家园协同共育模式。本园的田园课程研究成果曾多次向同行作交流展示,在市级高峰论坛做经验交流,幼儿园荣获全国研究性“三研究”示范园,我园的教育特色也逐渐趋于形成。
田园课程的开发实施,不仅引领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进入科学王国,而且较好的继承和弘扬本土稷王文化精神,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去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当然在教师们的研究开发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配备相关的教材、参考用书等,如何让刚入职的教师快速适应田园课程模式;田园课程研究如何在全县推广;如何发挥调动家长资源,深挖本土文化价值等等,都值得我们深究,正所谓“处处能实践生活即教育”,这不仅仅是幼儿园田园课程的理念,它也应是学校、教师、家长共同的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