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2期   作者: 吴琪
[导读]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吴琪
        太原市万柏林区气化街小学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今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更多的关注,也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全方面的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一、前言
        语文素养是确保学生在其他学科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和前提,掌握好小学语文知识又是提升语文水平的关键。俗话说的好:一个好的开始会对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提升小学阶段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却对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新课标中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研究与创新来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还要适当的更新教学方法,让小学生思维更加灵敏,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概述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核心素养是指把语文能力当作核心综合性的学习素养,具体涉及4种学习能力:第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就是要求学生读懂文本内容,并对文本表达特点进行了解,在学习和积累中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感;第二,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作业要求,通过口头、书面语言等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与文字形象来感受与理解,利用自己已有的语言活动经验进行顺畅的交流和完美的书面表达;第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就是学生在语文、表达等活动中开动脑筋,利用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感受语言背后蕴含的生活道理和情感,并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实现自我感悟与提升;第四,文化传承与理解。就是学生能感受汉字的魅力,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加热爱,具有基本的道德底线,能够感悟生活美与人性美。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1、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够重视
        语文教学活动正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激发的过程,但是现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却急功近利,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相应的要求,且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不甚关注。在课堂之上讲解具体的语文内容和解题技巧,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亲自动手实践探究的能力没有进行积极的培养,使得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力度不足的现象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得到改变。
        2、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存在一定的问题
        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以及学习状态都需要语文教师进行积极的调研活动,才能更好地做到成竹在胸,为学生产生良性影响和提供积极的帮助,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在课下不注重和学生做朋友,在课堂上不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进行具体的了解。同时也由于年龄和心理上的差异导致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存在一定的隔阂。其次,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时,学生忙着记笔记、忙着认真听讲,看似你来我往有条不紊,实则双方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不十分的密切,甚至于一部分小学生在进行投机取巧式的语文学习。此外,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科学有效培育,对语文课本教材运行程度与挖掘程度存在不足,此时就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更加细致探索课本内容。
        
四、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趣味化教学提高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这一点,适当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趣味性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展示趣味性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在学习《长相思》时,由于古诗词的理解难度比较大,学生兴趣不高,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教学;学习“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一句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风雪交加的夜晚,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远离家乡,孤苦无依的情感,进而对古诗内容更好地理解,以此更加的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能够得到认可,以此充分发挥“小主人翁”的积极影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对知识进行讨论时,对同一事物发表各自的想法,对新知识学习要充分探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不易遗忘。在课堂交流结束后,教师通过让学生们对自身的理解进行阐述,以此增强学生对不同情境设定的能力,实现思维发散式创建。
        3、改变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和以往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不同的是,它更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以及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表现。因此,新模式下的教学活动要摆脱已有的学校课堂这一地点局限性,采用更加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接受更为深刻,对事物的认知更为清晰:例如,当讲到雪或者雨等自然现象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户外进行观察的方式亲身感受,来使其加强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当讲授有关历史的事物时,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观看相关多媒体视频和参观博物馆等形式进行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了解。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秉承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导向的相关要求下,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针对性教学活动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够为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收获到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能够通过教学取得更大的收获。
        4、创新化学习提升审美力
        语文知识其实本身有一定的审美性和创造性,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因此从语文教学自身出发,依托核心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优化,并注重审美与创造性教育的开展。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欣赏文章,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并对文章意境进行把握,享受美的事物。然后可以鼓励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想象,写出具有创造力和美感的文章。这样的方法必能够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
        5、生活化学习加强拓展性
        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将语文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形式得以简化。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场景进行教学。该文章不是真的要寻找到“雷锋叔叔”这个人,而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实际生活中的美与善良。教学过程中,利用现实生活进行导入,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助人为乐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现实生活其实是密切联系的,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
        6、课外化阅读巩固工具性
        在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课外阅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以课堂学习内容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其接触到很多的知识,加深对阅读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形成语文素养。如在学习《扁鹊治病》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外的寓言故事引入课堂中,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并对寓言这种特殊形式的故事进行了解和把握。同时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優美的句子、词语等,这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极为有利。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重点位置,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需要,优化语文教学策略,在传授语文知识给学生的同时注重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洪月玲.关注学生课堂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3):42-44.
[2]陈静韵.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9(05):163-164.
[3]丁莉莉.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和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18):77-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