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教学模式下小学体育课堂的创设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2期   作者: 何继隆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何继隆
        (广州大学附属小学,51000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现代社会中,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更需要具备健硕的身体,才能为国家建设出力。而国家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更是代表着国家下一代的身体水平。而体育学科的教学目的,就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式,提升国家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分层教学模式,就是增强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策略探究
        
        引言:小学五年级,属于小学学习阶段的高级阶段,而体育学科主要就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提升个人身体素质的有效策略,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体育天赋,进行专业培养。在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模式,是立足学生本身,以学生个性特征为出发点,做层次教学。
        一、现阶段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现状
        小学体育,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小学升学考试中,并不会涉及到体育科目,因此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这就导致了学生在上体育课程的时候,知识将其当做调节紧张学习氛围的一种辅助学科,对体育运动、专业项目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因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都渴望并努力通过学习扎实的文化课程,走向更高的求学阶段,更多时候,体育只被当做学生走向高阶教育的陪跑课程。这对体育学科来说,是极为不公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国家真正需要的是拥有健康体魄的全面型人才,体育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教学热情容易受到学生情绪的影响,并且在现有教学环境下,体育课堂教学,都是统一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师很少关注到学生个性特征,基本按照个人的教学设置,进行统一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方便,常用,且不会出现大的错误或者疏漏。能够保证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学习到同一体育技巧。但是问题在于,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生的基础储备,容易导致重复学习,故在体育教学中,启用分层教学模式,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基础储备,以及体育项目的难易程度,进行层次教学法。
        二、分层教学模式下小学体育课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多元化课堂,提升学习兴趣
        传统体育课程,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主要特点是教学内容由教师选定,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导致的结果就是体育课程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学习效果显著。反之,则无法保证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做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体育专业种类繁多,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可分为球类、田径类、力量类以及健美类运动方式。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校体育课程安排,进行合理排班。
        像在体育学科设置教学组长,组长登机校园所有体育教师最擅长的体育项目,每周出一到两节公共体育课,公共体育课由体育教师负责自己最擅长的体育项目教学,学生可选择性参加。然后体育教师结合选择人数,做体育课程教学储备,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专业学习,另外由于体育项目的学习实效,基本课堂上能交给学生的就是体育项目的运动技巧,最终学生的个人水平,还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勤加练习,才能出结果。所以,体育教师可以每半个学期,更换一次专业内容,或者逐渐进行单项学科的身处层次教学。这样就能够保证大部分学生有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专项教学,能够让五年级学生在一学期结束后,学习到一项专业的体育运动技巧,在学生未来走向更高层次的学习中,这项体育运动,将会成为学生个人能力的组成部分。
(二)做兴趣调查,实现因材施教
        教育中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甚至在成年人世界中,专业性成功人士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兴趣使然,因此兴趣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从以往的课程表现中,可以大体了解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和体育潜质。

但是教师观察的结果,并不会很完善,要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就必须对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素质做全面了解。
        例如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中,的田径项目《迎面接力跑》就是考验学生爆发力和反映能力的田径运动,而《耐力跑》是能够考验学生运动时长的有效运动项目,教师可以通过这两个项目对学生个人基础素质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然后对学生做兴趣调查,再综合学生的个人体能测验中的表现,对学生个人的兴趣进行综合评定,然后给到学生合理的选择建议,比如发现反应能力不是很好,但是耐力很强的学生,选择了乒乓球项目,这时候,教师就应该作出适当引导,告诉学生乒乓球运动的运动要求以及耐力跑的要求,再将学生的综合测验结果,帮助学生做系统分析,之后,在征求学生个人意见,看学生是否要重新做出选择,在这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尊重学生意见,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如果学生没有改变初衷,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发现自己的问题。也会感谢教师的点播之恩。在这过程中,教师也已经尽了为人师的义务。
(三)尊重个体差异,做分层评价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萌芽,有较强的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或者是性别差异。做针对性的考核目标和考核方向。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生活环境会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身体耐久性,韧性等特征,当然包括先天条件和后天锻炼的结果。因此,做分层评价其实也是因材施教的另外一种方式。
        教育无小事,体育教育关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事关重大,更需要体育教师富有责任心,富有爱心。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学生平常的课堂表现和测试过程中,做好记录,做到对学生个人特征的全面了解,把学生按照身体素质,分成三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然后让学生进行锻炼,这样就能尽可能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的意义是保证学生有收获有提升。体育教师可以记录下学生单个项目的成绩,然后每个月进行一次综合评定,在三个等级层次上,进行全面分析,分析学生的进步率。比如跳远,第一次跳远学生成绩为1.72,在一个月后检测,学生的跳远已经达到1.8,然后用学生的进步值0.8除以学生所处的等级标准,作为学生的进步率。进步率最高的同学奖励。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三、结束语
        在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仅次于智慧教育。而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祖国的继承人。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再未来的工作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因此体育课程的教学责任重大,分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使用,能够保证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综合体质,保证学科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崇。
        
        参考文献
        [1]吴春娟.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54.
        [2]陆生龙.小组互动  激趣学习——有效提升小学生体育课堂实效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9):172-173+176.
        [3]吴来凤.探究创造性思维训练如何与小学生体育教学相融合[J].田径,2020(07):68-69.
        [4]杨晓丽.情境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立定跳远”教学案例与分析[J].田径,2020(07):29-30.
        [5]何启荣.小学体育教学中耐久跑训练有效性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20(09):33-34.
        [6]王昱隆.体能训练导向下的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与优化策略[J].田径,2020(03):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