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练
四川省兴文县建武初级中学校 四川 兴文 644403
摘要:从农村学校教育改革的角度来说,应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新一代农村教师,农村的教育环境和待遇有所不足,所幸,目前教育部门对于农村学校教师的激励和新教师的成长非常看重。年轻教师是学校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学校对新教师队伍有效管理,能够促进教育目标的不断实现,而新、老教师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够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最终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并适应时代的发展,激励中学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从德育教育和技能教育角度出发,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管理;激励现状;分析研究
引言:为了有效地提升办学质量,需要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对于教师来说,其自身的不断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推动力,而教师的激励策略,恰恰是促进教师向上发展的有效手段,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就此提出了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主要由生理、社交、安全、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共同组成。当一个人最低层次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成为他们继续努力前进的动力,而人们也会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获得更高层次的需要,得到自我满足。农村学校教师所处的教育环境相对比较闭塞,因此,只有兼顾农村学校教师的自身发展以及长久的职业发展规划,才能够使教师受到更好的激励。
一、农村学校教师激励发展的背景
(一)激励机制有助于教师的成长
年轻教师在刚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工作经验不足,农村教师的激励机制是为了促进其行为方式更加具有可雇佣性,恰恰是运用各种各样年轻的手段激发教师的热情,启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发挥教师创造性的过程,教师的精神力量和潜能因此而不断提升。是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元素,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这些差距既体现在硬件设备上,也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方面。为了能够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实际水平,激发广大农村学校教师的潜能,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并且将这些差距尽可能的缩短,促进教育内涵的发展,并推进基础教育,实现协调优质教育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转入内涵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转型,教育的地位越来越突显,各级政府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农村地区的教育也需要被投入更多的精力创设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和农村学校的思想工程,提升九年义务教育的实际水平,需要从标准化和全球化的意识角度入手,改变农村学校布局不够合理,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农村的教育阶段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仅要有书读,而且还要读好书。由于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并造就品质优良、素质优异、结构合理、数量够用的农村教师,就需要向内涵性的方向发展。加快教育质量的提升,抓住教师成长的牛鼻子,就需要把教师的激励机制从外部鼓励转向内部鼓励,转向个人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立足当下,通过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现农村教师队伍的不断成长。
二、当下农村学校激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校教师达成自我实现的目的,需要对个人成长起到激励作用,而且这种激励作用应该更为持久,教师需要通过激励策略鞭策自己,而中学学校管理应该利用教师的积极性,并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让学校的发展更为稳定,师资力量更健康的发展。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发现当下农村学校激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全面了解教师的不同需求,并对激励机制进行有效的制定和完善,最终使教师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和体现,并且做好激励机制的相关管理及执行工作。
(一)学校管理者没有对教师个体化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
农村学校和其他地方的学校一样,教师是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层次的,有刚刚进入学校的年轻教师,也有经验非常老道的骨干教师,还有一些名师,农村学校的教师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青黄不接,年轻教师的数量比较集中,而老教师或骨干教师存在流失的现象。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比较薄弱,而管理者如果没有结合年轻教师的年龄特点和各个分层教师的工作特点,制定激励政策,那么这种激励政策就会存在一定的漏洞,激励策略可能只能满足大部分教师的实际需要,在面对少数教师需求时,可能会选择忽视。但事实上,如果对于教师的实际需求采取延缓满足的态度,教师就会觉得个人的人权需求和成长需求被忽略,如果忽视了农村中学教师个体差异,那么这种激励机制就是没有意义的,或者会直接影响到不同层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分层教学的机制,目前在农村学校已经全面展开,而教师的激励机制,同样应该考虑人的个性化需求和奖励需求的区别,如果完全忽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家庭状况,教师在激励机制方面的个体差异性,那么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严重时可能还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二)学校管理者设置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不合理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农村学校教师的经济收入处于偏低的状态,中学教师在教育启蒙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小学阶段的学习状态向高中阶段过渡中学恰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这些中学教师的身上背负着非常重要的教育职责和教育推广责任,其工作难度比较大、工作时间也很长,甚至在课后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发育,因此,农村中学教师不仅仅对学生有物质上的帮助,而且还会对于学生的精神状态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农村中学教师的自身发展需求不仅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对于荣誉、成就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农村中学如果缺乏对于教师的鼓励,在精神上的鼓励非常匮乏,那么教师就会觉得自己的教学能力即使是在提升,也无人赏识;或者有些教师本身已经具有十分出色的教育能力,但是却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工作成果上比较超前,不一定能马上得到上级单位的认可,也会影响其个人收入。因此,如果中学管理者设置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不够贴合,抑制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那么对于农村中学的教师发展来说,将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三)学校教师的工作环境没有得到改善
农村学校来说,教师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硬件条件,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包括了室内环境设施以及学校的文化氛围等,也就是说,工作环境应包含多种层面的内容,不仅仅有硬件的工作环境,还包括软件的工作环境,以及教师身心发展的各方面原因。
只有让农村中学教师在一定的环境之内做到身心愉悦,才有可能使其免受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目前大部分教师都特别容易受到薪资对比和人际关系是否快乐的影响,在工作方面有时可能因此而产生消极的态度,即使是教学能力非常优越的教师也可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感觉自己的努力是缺乏认可度的,从而在工作方面产生消极怠工的态度。教师只有时刻保持一股教学的热情和干劲,敢于突破现有的现状,才能够不断的向前发展,中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如果无法得到改善,甚至缺乏对校园内的文化氛围建设的积极性。教师如果对这种工作环境不够认同,那么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未来的后续发展,也会影响其对于该学校发展和管理监督的实际效果。这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将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因此,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应该时时进行对教师满意度的调查,重点探究其工作环境中文化氛围等的发展漏洞,但是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尚未有这样的意识,这就导致了现有的教师队伍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四)学校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
农村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并不合理,考核机制缺乏完整性,很多考核机制都是阶段性的,或者根据某一个特殊的事项而建立的。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师反映现有的考评机制并没有与工资水平实际挂钩。由于教师每天的工作内容非常繁杂,因此,教师的工作质量,有时可能与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有一定观点,同时也与教师所能够享受到的实际待遇有关。在目前农村学校教师基本饱和的情况之下,无法通过“大换血”的方式实现农村教师队伍的优化,立足当下、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现有农村教师队伍的成长才是有必要的,但是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考核评价机制更为合理。农村中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等等都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考核及评价系统非常复杂,没有办法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三、通过完善激励政策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策略
在课程概念泛化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农村学校育德水平和人文素养,与此同时,教师的育人意识也在不断的提升,为了引领教师感受新时期的岗位自尊心和自信心,应构建以文化认同为主体的激励机制。根据不同的激励需求,以阶段性的激励政策给予教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资源支持,只有得到学校领导的关心和认可,教师在进步方面才会有更好的内驱力。
(一)根据不同阶层教师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
作为农村中学的教育管理者,首先应全面了解不同教师的需求,在制定科学合理奖励政策之前,首先应该对于教师的需求展开调研,明确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平均能力。对于刚刚进入到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由于年龄比较年轻、缺乏教学经验,在教育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其他教师帮助年轻教师,给年轻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培训机会和成长的机会。此时也会需要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为了推动新鲜血液的进步和发展,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激励手段给予不同年龄阶段,就是以不同的激励措施,从而能够使其得到工作中的关怀和支持,又能够得到生活中的帮助。根据不同阶层教师的实际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投其所好,能够让教师更愿意为中学教育服务,更加干劲十足。
(二)制定并完善工作激励和精神激励政策,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农村学校教师的激励机制,应该从工作技能提升方面入手构建,对于农村学校教师的激励机制,应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角度入手,建立体系化的激励机制并完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满足教师物质需求的同时,管理者可以完善工资和奖金的良性分配制度,尤其是逐年提升农村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并且能够使其受到社会普遍性的尊重。农村中学的管理者应该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调整,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也可以在一些节假日给其发放生活必需品或者特殊的节庆用品,而在精神管理方面也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发展机会,鼓励和认可,关注和关怀,在不同阶段中学教师的生活进程中,实现其精神要求和物质要求的双重满足。事实上,制定和完善农村中学教师激励机制应从工作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入手,鼓励农村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在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方面开动脑筋,对于取得一定教育成就的农村中学教师,应该给予工作层面的激励,使其有更好的发展担当,更重要的职位获取更多的物质奖励,有更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而在平时应该对于农村学校教师的家人家庭状况以及内心的发展有所了解,从而能够实现农村学校教师身心愉悦的实际发展状况。
(三)改进并完善农村学校的考核评价机制,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
改进并完善农村学校的考核评价机制,并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能够促进教师的工作态度不断优化提升其教学质量,对于农村学校教师来说,与学校管理者密切配合,并不断从自身做起,做好与学校之间的互动是很有必要的。而与此同时,作为农村学校的校园管理者,需要意识到校园文化环境、物质环境、薪资环境,对于教师所产生的影响,完善软硬件环境并得到相应的改进,在改善硬件环境方面,可以考虑将办公室的面积扩大或优化,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和网络环境,帮助其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完善并实现教师的工作环境优化,使教师可以与领导之间建立起团队间相互尊敬、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且定期参与一些特色性的自我展示活动,营造出和谐团结的组织氛围。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紧密配合领导者和教师之间发挥组织能动性,积极思考,并借助现有的条件,借助教育部门的支持,才能够实现完善农村学校考核评价体系及绩效考评机制的目的。
结论:在对于中学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学校教育改革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步骤,激励策略是农村学校教师管理过程中的灵魂和法宝,为了建设完整而科学的激励机制,应该广泛调查农村教师的实际需求,并且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发挥内在的发展潜能,做好有关领域的教育工作。中学教育管理者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情,针对不同年龄教师的实际需要制定并完善分层次的激励策略,从而保证农村学校的和谐健康发展,保证农村学校激励机制的快速前行。
参考文献:
[1]何树振.职业幸福感视角下农村中学青年教师激励策略研究[J].教书育人,2020(11):45.
[2]李森华. 农村初中教师激励机制问题及对策[D].鲁东大学,2019.
[3]陈思.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与农村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陶素群.新形势下农村中学教师激励机制实践措施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03):247.
[5]徐文涛.职业幸福感视角下农村中学青年教师激励策略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4(12):88-90.
[6]张晓鵾. 农村学校教师激励制度设计[D].山西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