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廉洁文化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2期   作者: 许然
[导读] 廉政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许然
        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廉政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廉政文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挖掘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充分利用古人的政治智慧,夯实共产党的执政之基。
        关键字:传统;廉政文化;高校
        
        自古以来,廉政文化就熔铸在中华文化的血液中,生生不息,奔腾永续。“清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周礼》中,就有“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清廉不但成为君子修道立德、修身立言的自我衡量标准,清廉与否也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统治者考量臣子的重要度量衡。廉政文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挖掘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充分利用古人的政治智慧,夯实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 有利于我们利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一、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发展道路与历史价值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统治文化,大儒们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廉政思想。孔子在《论语·尧曰》中提到“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孟子·离娄下》中也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荀子·君道》篇中主张“德厚者进而佞说者止,贪利者退而廉节者起。”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也提到了“廉”。“天施之在人者,使人有廉耻。有廉耻者,不生于大辱。”可见,“清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清廉不但成为君子修道立德、修身立言的自我衡量标准,清廉与否也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统治者考量臣子的重要度量衡。
        汉代通过“举孝廉”来选拔任用人才,达到选贤任能、佐治国家的目的。唐代更是开展了自上而下的崇尚廉政的风气,李世民对大臣们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唯有将人民身家性命放在心中,方可称得上是称职的君王,李世民藉由此开创了贞观之治,与其崇尚廉政、以民为本的思想密不可分。宋代包拯六十大寿时,就事先声明不收任何人的贺礼。皇帝赵祯怕包拯不收礼,就特地在礼盒上题诗到: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帝王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拯拒收并在礼盒上回复一首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赵祯帝看到包拯的拒礼诗后,就赞叹到:“清廉者,当数包拯也。”周敦颐为后人熟知的《爱莲说》,与其廉洁的品质是分不开的。周敦颐为官从政时,躬行勤政廉洁,堪称儒家学者从政之典范。黄庭坚曾对周敦颐给予极高的评价。“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短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邀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明史·海瑞传》中说:“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海瑞刚直不阿、为民请命、廉洁俭朴的清官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了百姓的心中,受到百姓爱戴与传颂,以至民间流传着“千古清官,北有包拯,南有海瑞。”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重视廉政文化建设。随着党对廉政文化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文化理论体系。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专门写了“干部政策”一节,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干部工作的成功经验。制定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反对“任人唯亲”的不正派、不公道的作风,以巩固和壮大我们党的干部队伍。1949年3月,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关于执政党廉洁自律的理论与规定,体现了毛泽东律己为民的民主思想,也是民主监督思想的基础,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体现。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丰富,其重要特征体现了“综合治理”的精神。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制度层面解决和防止特权现象的论断。邓小平还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因此,他提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这是对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在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的新时期,江泽民科学总结当今世界一些执政党兴衰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江泽民强调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还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这是西柏坡“两个务必”自律为民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具体体现在要为民务实,清廉自修,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 端正行为。要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最终实现加强党员内在修养的提高,从严治党、破除特权,在继承传统廉政文化和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基础上,为中共反腐倡廉建设开创新的历史局面。经过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不断探索出一条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新路子。
        读史可以明鉴,党风廉政建设做好了,我们才不会走向“霸王别姬”那样的时刻,才能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共同走向光辉的未来。高校作为知识群体的汇聚之地,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担负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重任。我们必须扎根深厚的廉洁历史文化传统,结合当代的高校教育情况,弘扬廉洁理念、营造廉洁环境、践行廉洁规范,促进干部职工廉洁从业、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成长,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好高校在净化社会风气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战略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中探寻当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一)利用历史智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开展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强、导向鲜明的基础性工作。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利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历史文化智慧相结合,在日常文化学习过程中加入廉政文化学习内容,注意挖掘历史和文学中的廉政人物和廉政事例来加强廉政意识,增强廉政建设。如民间流传着“千古清官,北有包拯,南有海瑞。”。宋代包拯六十大寿时,就事先声明不收任何人的贺礼。皇帝赵祯怕包拯不收礼,就特地在礼盒上题诗到: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帝王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拯拒收并在礼盒上回复一首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赵祯帝看到包拯的拒礼诗后,就赞叹到:“清廉者,当数包拯也。”周敦颐为后人熟知的《爱莲说》,与其廉洁的品质是分不开的。周敦颐为官从政时,躬行勤政廉洁,堪称儒家学者从政之典范。黄庭坚曾对周敦颐给予极高的评价。“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短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邀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明史·海瑞传》中说:“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海瑞刚直不阿、为民请命、廉洁俭朴的清官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了百姓的心中,受到百姓爱戴与传颂。加强廉政故事和人物的引领作用,树立良好的廉政楷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得廉政意识深入人心。
        (二)利用廉政经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认真总结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重视廉政文化建设。随着党对廉政文化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文化理论体系。加强系统的理论学习,领会各个阶段廉政文化建设要求和发展变化,记录学习心得和体会,展开征集活动,评选学习标兵。组织开展“廉政文化”和专题党课,加强廉政意识和廉政文化的建设。
(三)利用多种形式推动廉政文化建设
        1.弘扬廉洁理念,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文件,了解并掌握内容与思想,秉公用权、廉洁从业从政、强化自我约束、提升品德修养。每年党课内容中设置廉政文化建设专题内容,深入组织学习、座谈、讨论,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满足党员学习需求,提高学习廉政文化的经常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自觉做合格党员的意识。
        2.营造廉洁环境,通过廉政文化广泛宣传、廉政制度学习教育等方式提高师生认识,引导师生自觉加入廉政文化建设的队伍。开展递进式系列主题教育,如:联系我校法学院相关教师为我院党员上党课,讲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基本法规,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参观反腐倡廉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党员党性意识。
        3.践行廉洁规范,贴近学院工作,提炼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活动,将之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廉洁的核心是唯民、为民,以民为本。廉之义,就在于更好地将人民放在心中,将人民之所思所想作为自己的从政标准。学院组织职工党员看望贫困帮扶对象,践行廉洁为民的廉政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任何时代都应该弘扬倡导的优良传统。高校应立足于实际,围绕广大师生的日常学习工作,结合历史文化智慧,强化廉政文化教育,使廉洁意识内化为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形成清正廉洁的工作氛围和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师生品德修,展示高校的优良风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4,9.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6,3.
[3] 罗连祥.习近平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继承与创新[J].前沿,2018,4:22-28.
[4]沈强.[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6:8-23.
作者简介:许然,女,助理研究员,1989年9月生,法学硕士,辽宁大学专职组织,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党史、党的建设方面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