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美仙
(阳江市江城第十一小学 广东 ?阳江 529500)
摘要:单亲家庭小学生存在情感缺陷,对他们的教育要有别于其他孩子的教育,为体现教育公平,老师要在他们身上倾注爱心,唤起他们学习生活的热情。在教育方式上,要注意培养小学生集体荣誉感,通过任务促进、榜样激励等手段让学生在集体中增强自信心,不断端正学习态度,积极追求上进;通过与学生家长深入交流沟通,共同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 小学生 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25日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中强调:“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公平的重要思想,就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教育环境,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当前,我国单亲家庭孩子的数量已超过1000万,这部分孩子的教育问题格外被关注,教育不好,他们可能会成为社会问题;教育得好,他们就能达到人格健全发展自身。因此,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公平,更多的体现在对孩子的情感投入上,体现在对孩子教育方式方法的选取上,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成效上。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要注重爱心引领、行为激励、家校沟通等方式。
一、通过爱心引领,培养孩子健康情感
爱是最好的教育,是建立互相信任、增加相互理解的重要桥梁。单亲家庭的小学生,不论是父母离异,还是父母一方故去,都存在一定的情感缺陷:要么缺少父爱,要么缺少母爱。在学校,老师对其爱的补偿非常重要。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要把“爱”放在首位,通过爱心引领他们正视生活,坚定信心,正确对待成长的烦恼。
(一)细致关怀。单亲家庭小学生,由于父亲(或母亲)一人工作忙、社交繁等原因,孩子往往被家庭照顾不周,在学校学习生活都经常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老师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及时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像天凉加衣、走路注意安全等这类日常叮嘱,要经常做,不厌其烦地做,使孩子深刻体会到被关怀被重视的家庭氛围。老师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微照顾,才能建立起与学生的互信关系,为教育好学生奠定良好基础。
(二)情感共鸣。单亲家庭的小学生在情感上是有缺陷的,要么缺少父爱,要么缺少母爱,日常生活中,这部分孩子有时候脾气古怪,会无缘无故地哭,无缘无故地骂人,无缘无故地不听课等等,这都与他们在成长环境中形成的孤僻、敏感、脆弱、焦虑有关。教师要在情感上不断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们不断说出心理感受,让他们充分发泄情绪,边倾听边指引,对他们一些积极情感表示肯定或者赞赏,对他们的一些消极情感也不要一味批评或者责备,要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诱导孩子认识错误,给他们自我纠正的思考。
(三)平等相待。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并不是要把这些孩子贴上特殊群体的标签,时时处处让他们享受不同一般的待遇,而是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与其他同学平等接受教育的一员。虽然单亲孩子比较敏感,容易误会老师的批评专门针对他,但也不能顾虑太多,该罚就必须罚,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在班内根据规定履行相应义务。久而久之,孩子们就能体会到老师的大爱,感觉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平等关系,能够从集体中获得独立人格。
二、通过行为激励,促进孩子不断进步
行为激励是一种动力,能够促使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不断努力,做出积极的行动,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对单亲家庭小学生实施行为激励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言传身教,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自身勤奋努力的形象激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特别重视激励学生积极行动,在班集体中不断表现自己、突出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消除各种负面情绪,达到健康发展的目的。
(一)融入集体。单亲家庭小学生大多数因家庭环境变故而出现自我封闭现象,少跟同学交流,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向老师反映情况。老师要注意引导这些学生融入集体,开展正常的学习生活。首先,老师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敢于与班上同学交流沟通,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说出来,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别的同学,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其次,老师可以有意安排几位同学与单亲家庭学生建立好朋友关系,经常找他谈心谈话,调动他融入集体的积极性。
(二)完成任务。有任务才有动力,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一种行为激励手段。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量化任务表,内容涉及背书、作业、卫生、纪律等,在教室张贴,安排班干部每天量化打分,让学生对照任务表完成各项工作。单亲家庭学生每天看到这份任务表,就会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努力完成任务。单亲家庭小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会不断优化自己的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追求榜样。榜样犹如黑夜里的灯光,指引人们朝着目标前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善于给学生树立榜样,特别是要为单亲家庭学生树立好追求的榜样,使他们有进步目标,有追求动力。对单亲家庭学生来说,也可以树立一些有相似情况的榜样,例如某个特殊家庭孩子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等,让单亲家庭学生认识到只要通过努力,也可以出类拔萃。
三、通过家校沟通,教育孩子主动作为
要全面了解学生,必须与学生家长不断沟通;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特征,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只有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才能使教育具有针对性。所以,老师要加强与单亲家庭孩子家长的沟通联系,跟进做好孩子的各方面教育工作。
(一)深入了解。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是做好针对性教育的基础。单亲家庭各有各的的不同,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各异。老师在接触单亲家庭学生的初期,要尽可能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包括家长是离异还是某一方故去,家长的文化程度,家长的工作性质,家长的性格特征等;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老师才能分析孩子性格特征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及时纠正孩子的偏差,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现实,不断充实内心,逐步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
(二)及时通报。老师和家长应该建立信息互通的桥梁,让双方准确掌握孩子的表现。相对来说,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比较多,在学校接触的对象比较杂,在学校开展的活动比较丰富,老师要善于掌控孩子的活动,留意孩子情感的变化,不定期将孩子情况通报给家长。
(三)适当讨论。民主的讨论更加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不定期到单亲家庭学生中家访,与家长、学生一起座谈。大多数人认为,老师家访是针对学生在校表现差,去向家长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听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其实,家访要明确主题目的,要做好方案,选择适当时机,在良好的氛围下进行。老师、家长和孩子经常一起讨论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情感问题,让孩子有存在感,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教育公平不单单是让所有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接受同样的教育平台,而是要让所有孩子能够通过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于单亲家庭小学生而言,老师、家长都要付出更多精力,要研究更多方法,让孩子在成长最关键的时期能够明确方向、端正态度,以良好的心理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郑琼琼. 小学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2]蔡维强[1]. 单亲家庭教育背景下小学生的教育方法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